文 | 一位资深的酒店&餐饮从业者
A股涨了,数据红了,专家说“经济触底反弹”了。
朋友圈里,股民在跳广场舞,财经博主在喝庆功酒。
可你呢?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数着今天第几波翻台失败,心里冷笑:这波经济回暖,是ICU里跳广场舞,热闹是他们的,我连氧气都快接不上了。
别骗自己了。
那些说“消费复苏”的人,大概没去过你店里。
他们看着宏观数据,就像看天气预报说“晴转多云”,可你店门口,明明下着倾盆血雨。
一边跳广场舞一边空无一人
一、数据很美,现实很“扎心”
国家统计局说,上半年餐饮收入增长4.3%。听起来不错?可这数字背后,是6月增速仅0.9%,创历史最低。相当于全行业集体打点滴,靠输血续命。
更扎心的是结构。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星级酒店、高端正餐,这些曾经的“现金奶牛”,现在是“失血大户”。婚宴少了30%,会务砍了一半,国际客没回来,本地客只点“穷鬼套餐”。
你敢信?五星级酒店门口卖起了8元东坡肉、3元肉包。杭州、成都、郑州,遍地开花。
这不是“亲民”,是“求生”。
一位酒店餐饮总监私下说:“我们不是在做外摆,是在卖库存,清食材,养厨师。”
这哪是回暖?这是高端餐饮集体“下沉求生”,从五星级滑到街边摊,只为不饿死。
二、成本在涨,利润在“流血”
你说,我熬着,等回暖。可你撑得住吗?
社保新规9月落地,像一把刀,直接架在小老板脖子上。北京一个5人小馆,每月多掏1.3万社保。老板算账:“我每天卖300碗面,才够交社保。”这不是夸张,是血泪现实。
人力成本涨了24%,食材没降,房租还在高位。可顾客呢?“消费降级”四个字,刻在每张菜单上。25元以下快餐成主流,30元茶饮没人买,人均150的餐厅,翻台靠“抖音团购99代200”。
你降价,利润没了;你不降价,客人跑了。
进退两难,像在“喝汤无勺”——看着锅里有肉,就是捞不着。
三、外卖大战,是“补刀”不是“救赎”
有人说,做外卖啊!
可你知道吗?外卖渠道中,预制菜占比38%,而酒店高达62%。你的厨师在炒菜,对手在加热料理包。你坚持现炒,成本高、出餐慢,差评一堆。
外卖送餐补贴大战
更可怕的是,淘宝、美团补贴大战,一个撒500亿,一个砸千亿。消费者习惯了“1分钱喝奶茶”“9.9吃大餐”。可这钱,谁出?是你!平台冲量,你贴钱。外卖不是救命稻草,是慢性毒药,让你在“冲销量”中失血而亡。
四、真相:回暖的是资本,不是你
别被A股骗了。
万豪、希尔顿财报说“大中华区业绩企稳”,可你知道为啥吗?不是国内消费强,是东南亚、“一带一路”客人回来了,加上各地会展经济发力。这些客源,90%流向国际连锁和高端酒店,和你二三四线城市的local酒店、酒楼;和你一个社区餐厅、小馆,半毛钱关系没有。
你不在“回暖”的名单里。你只是被“平均”了。
五、活下去的三条“血路”
别等了。没人会救你。想活,只能自己找路。
何去何从,路要自己选
1. 全时段经营,榨干1440分钟
早餐卖包子,中午做便当,下午茶推平价套餐,晚上搞小酒馆。把一天切成八块,每块都要赚钱。徐记海鲜靠“生日宴”撑起40%营收,你呢?能不能做“公司团建专供”?
2. 拥抱“性价比+情绪价值”双引擎
价格要“穷鬼”,体验要“上头”。装修不必奢华,但要有记忆点;服务不必专业,但要有趣。朱光玉火锅馆火的不是菜,是“可晒性”。你店里,有没有一张让人想拍照发朋友圈的墙?
3. 用智能化“降本”,用预制菜“提效”
别羞于用预制菜。未来,中低价餐饮靠预制提效,高端才玩“现炒”。引入智能排班、炒菜机器人,把人力成本降下来。不是抛弃手艺,是让手艺用在刀刃上。
结语:
经济回暖了吗?也许吧。
但那轮太阳,照不到你这间阴冷的餐厅。
你不敢说累,因为员工还在看着你;
你不敢关店,因为房租押三付一;
你不敢哭,因为明天还要笑着迎客。
可我想说:
寒冬不会杀死行业,只会淘汰不懂进化的人。
你不是在等春天,
你是在等自己蜕变成能在冬天活下来的怪物。
评论区告诉我:
你的店,还能撑几个月?你准备怎么“变异”求生?
(欢迎餐饮老兵,留下你的血泪经验,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