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家的房子拆了,拿到了六百万的拆迁款,这笔钱在亲戚眼里就像天降横财,个个眼冒金光,恨不得扑上去分一口。
王芳的母亲李桂兰穿着她那件藏了十年的墨绿色毛衣,站在客厅中央,笑得像中了头彩,宣布要把这笔钱分了。
她当着满屋子亲戚的面,把钱全塞给了儿子王浩,连远房表叔家的娃都拿到了八千块的红包,场面热闹得像过年。
王芳呢,一分钱没捞着,连个薄薄的红包都没见到,活像个被遗忘的路人,站在角落里看着这场“分钱大戏”。
李桂兰挥着崭新的钞票,语气理所当然:“王浩是我们家的顶梁柱,这钱给他天经地义,将来还得靠他传宗接代,撑起王家!”
她瞥了王芳一眼,冷笑像刀子:“至于小芳,女孩子早晚嫁出去,给她钱就是扔水里,等于便宜外人!”
这话像冰锥扎进王芳心窝,客厅的灯光暖黄,亲戚们脸上油光发亮,可她却觉得浑身冷得像掉进冰窟。
亲戚们围着李桂兰和王浩,七嘴八舌地拍马屁:“桂兰姐,你真有福,儿子这么出息!”“可不是嘛,王浩这下买车买房都不愁了!”
王芳强挤出一个笑,嘴角僵硬得像拉不开的窗帘,觉得自己像个花钱买票看戏的观众,却连票钱都没拿回来。
二姑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劝:“桂兰,小芳也是你闺女,多少给点吧,不然外人说闲话。”李桂兰却哼了一声:“她?她嫁那么好,还要啥钱?”
二姑被怼得闭嘴,偷偷朝王芳投去同情的眼神,王芳却只觉得屈辱像火在烧,心更凉了。
客厅里热闹得像集市,亲戚的奉承声、瓜子壳落地的脆响、新钞票的怪味混在一起,熏得王芳头晕想吐。
王浩搂着他刚结婚的小媳妇,正拿着手机盘算:“这钱先买市中心的大平层,写上你名字!”
弟媳娇笑着推他:“写咱俩名字呗!”她连眼角都没扫王芳,仿佛她只是个透明的摆设。
李桂兰看着他俩,笑得像祖坟冒了青烟,欣慰得像已经看到王家光宗耀祖的场面。
王芳和老公对视一眼,眼里全是疲惫和无奈,这个家,早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小时候的记忆像潮水涌上来,刺得王芳心口生疼,家里买了橙子,王浩总挑最大最甜的,她只能拿最小的,有时候连小的都没份。
新衣服永远是王浩先穿,王芳只能捡他穿小的旧衣服,有时候一件新的都没她的份。
考了好成绩,她只换来一句“女孩子读书有啥用”,而王浩考砸了,却能得安慰和零花钱,因为“男孩子压力大”。
高三那年,李桂兰逼她辍学打工,说王浩要上补习班,家里供不起俩孩子,父亲偷偷塞给她一千块,叮嘱:“别告诉你妈,考上大学!”
那笔钱让王芳上了大学,却成了李桂兰多年埋怨的“罪状”,每次提起都像在算旧账。
这些年,王芳不是没争过,也不是没哭过,可每次换来的都是李桂兰更狠的责骂:“你是姐姐,就得让着弟弟!”“心眼咋那么小!”
失望像钝刀子,一刀刀磨平了她的期待,也让她对母爱彻底死了心。
“我们走吧。”王芳低声对老公说,声音平静得像湖面,没一点波澜。
她不想争,也不想吵,因为她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吵了也没用。
王芳拿起外套,动作慢得像在完成一场告别仪式,老公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暖让她稍微有了点依靠。
他们挽着手走向门口,只想赶紧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地方,步子迈得坚定又沉重。
刚跨出院子,王浩的五岁女儿小雅跑过来,拽着王芳的衣角,奶声奶气问:“姑姑,你咋不高兴?等我长大把糖果分给你!”
小雅的话像针刺进王芳的心,她强笑着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心里的离开念头却更坚定了。
她拉开车门,刚要上车,身后传来李桂兰尖锐的喊声:“小芳!你给我站住!”
王芳回头一看,李桂兰拎着个五颜六色的行李箱,拽着不情不愿的弟媳,气喘吁吁地冲过来,像怕她跑了。
李桂兰二话不说,把行李箱往后座一扔,拍着车门说:“正好送我们去你家,王浩装修房子没地儿住,我先搬你那儿住几个月!”
行李箱磕在车门上,发出“砰”的一声,王芳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还没等她开口,李桂兰又扔下句重磅炸弹:“以后我养老的事,全交给你了,王浩压力大,你家条件好,这责任你得担!”
老公捡起她掉落的存折,上面写着王浩的名字和五百八十万的存款,低声嘀咕:“她连存折都给王浩了,还指望你养老?”
这细节让王芳又气又无奈,李桂兰的算盘打得滴水不漏,偏心得明目张胆。
02
王芳深吸一口气,压住心头的火,平静但坚定地说:“妈,你是不是搞错了啥?”
“六百万拆迁款,你一分没给我,现在却让我给你养老?谁拿钱谁负责,这道理小孩都懂。”
李桂兰愣住了,没想到这个“听话”的女儿会这么硬气反驳,脸瞬间黑得像锅底。
她尖声嚷道:“你说啥?!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翅膀硬了,就不认我了?!”
她拍着大腿干嚎,眼泪像不要钱似的往下掉:“我咋养了你这么个不孝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果然没错!”
王浩皱着眉走过来,语气满是理所当然:“姐,你咋能这么跟妈说话?妈养咱俩容易吗?不就是让你养个老,你至于这么小气?”
弟媳也在旁边阴阳怪气:“就是啊,姐,你家那大别墅多宽敞,帮衬一下咋了?妈都这岁数了,你忍心让她没地儿去?”
弟媳不小心漏嘴:“妈说你家别墅能住十个人,咱娘仨挤挤没问题!”王芳冷笑:“别墅是我和老公攒十五年买的,不是你们拆迁款换的。”
这话让亲戚们开始窃窃私语,李桂兰的算盘暴露了几分,场面有点尴尬。
老公终于忍不住,站到王芳身前,沉声说:“没哪条法律规定姐姐得无限贴补弟弟,刚才分钱时,你们是怎么对小芳的?六百万一分没给,现在却让她养老?没这道理!”
老公的话像重锤,砸得王浩和弟媳哑口无言,亲戚们也安静下来。
李桂兰见讲理没用,干脆一屁股坐地上,拍着地面嚎:“我不管!我生了她,她就得给我养老!天经地义!你不让我住,我今天就死这儿!”
她的动静引来左邻右舍和还没散的亲戚,围了一圈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刚分完钱就闹翻了?咋回事?”“听说闺女不肯养妈……”“不对吧,钱全给儿子了,现在让人养老,太过分了吧……”
李桂兰见有人围观,哭得更起劲,指着王芳嚷:“大家评评理!我养大的闺女,现在有钱了就嫌弃我,连家门都不让我进!”
隔壁赵大爷看不下去了,粗声说:“桂兰,钱都给儿子了,闺女一分没拿,现在还让人养老,太不地道!”
李桂兰气得指着赵大爷骂“多管闲事”,但人群的议论开始偏向王芳这边。
王芳深吸一口气,走到人群中央,平静地说:“各位叔叔阿姨,家丑不该外扬,但今天妈做得太离谱,我得说清楚。”
“六百万拆迁款全给了我弟,我认了,可现在她非要住我家,还要我全包养老,理由是我弟压力大,我条件好。”
她环视一圈,看着那些好奇或同情的眼神,反问:“谁拿钱谁养老,这不是天经地义吗?孝顺难道是我一分钱没拿,还要背养老的重担?”
这话让人群议论声更大,不少人点头,李桂兰的哭声卡在喉咙里,愣住了。
趁着她发愣,王芳拉着老公钻进车里,锁上车门,低声说:“开车!”
车轮滚出院子,身后是李桂兰疯了似的拍窗声:“白眼狼!你给我回来!你敢走就别认我这妈!”
王芳没回头,后视镜里,李桂兰追了几步,终于停下,怨毒的眼神像根刺,扎在她心头。
车子转出巷口,小雅挥着她攒的小糖果,追着车跑了几步,想塞给王芳,王芳眼眶一热。
老公轻声说:“孩子是无辜的,以后多疼她。”这话让王芳心酸又坚定,决心守住自己的小家。
03
第二天起,李桂兰的电话像催命符,一天几十个,手机烫得像块铁。
她先是哭,说自己孤苦伶仃,养大女儿却被抛弃,声泪俱下想让王芳心软。
王芳试着讲理,解释自己的立场,可李桂兰压根不听,只重复:“我是你妈,你就得养我!”
几次沟通没用,王芳索性不接电话,李桂兰就换招,开始骂白眼狼、不孝女,脏话像泼水似的往外倒。
再后来,她威胁要去王芳单位闹,让她丢工作;要去公婆家闹,让她家不得安宁;甚至说要喝药死在王芳家门口,让她背骂名。
王芳拉黑了她的号,可李桂兰换亲戚的电话打,家里的座机、二姑的手机轮番上阵,短信箱塞满她的指责。
老同学小丽打来电话,语气复杂:“小芳,你妈在朋友圈发长篇控诉,说你挥霍家产不孝,闹得沸沸扬扬。”
王芳一看,李桂兰竟编了她败家的谎言,想用舆论压她,她气得发抖,却决定先沉默,伺机澄清。
更寒心的是,王浩也打来电话,语气硬邦邦:“姐,你咋回事?赶紧把妈接回去!她都快被你气出病了!”
“你要是不管妈,咱姐弟也别做了!”他理直气壮,像王芳欠了他六百万。
王芳挂了电话,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心彻底凉透了。
没几天,李桂兰跑到王芳公婆家闹,周末王芳和老公在超市买菜,接到婆婆电话,语气为难:“小芳,你妈来了,你看……”
他们赶紧赶回家,推开门,看到李桂兰坐在沙发上抹泪,诉苦那个花布行李箱摆在地上,像个定时炸弹。
“亲家公,亲家母,你们评评理!我养大的闺女,现在日子好了就嫌弃我,连家都不让我进!”李桂兰边哭边偷瞄公婆,想挑拨离间。
公婆老实,不好直接赶人,只能尴尬地站着,王芳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说:“妈,这里是我公婆家,有事冲我来,别打扰他们。”
她转向公婆,歉意地说:“爸,妈,对不起,让你们为难了。”
然后,她当着公婆的面,把拆迁款怎么分、怎么漏掉她、又怎么逼她养老的事,仔仔细细讲了一遍。
“爸妈,不是我不孝顺,可妈的要求太离谱,六百万全给了王浩,却让我一分没拿的人全包养老,这不公平。”
婆婆叹气,拍拍她的手:“孩子,我们明白,你妈这事做得不对,你放心,我们支持你。”
公公也点头:“亲家母,不是我们不让你住,只是孩子们有难处,谁拿了钱谁多担点责任,你回去跟王浩商量吧。”
李桂兰走前,偷偷对婆婆说:“小芳不让我住,她的孩子以后也别认我这外婆!”婆婆冷静回:“孩子的事我们自己管,您先处理好自家事。”
李桂兰恨恨瞪了王芳一眼,拎着行李箱被“请”出门,王芳心头却一点没轻松,知道她不会就此罢休。
04
几天后,二姑打来电话,语气担忧:“小芳,你妈最近身体不好,老说心口疼,吃不下饭,瘦了一大圈。”
她还说,李桂兰老往医院跑,但没说具体啥病,只嘀咕“心口疼得睡不着”,让王芳别跟她硬碰硬。
王芳攥着电话,沉默半晌,心像被撕成两半,是演戏还是真病?她一时分不清。
她终于挤出一句:“姑姑,我知道了,谢谢您告诉我。”挂了电话,她盯着渐暗的天空,心头沉甸甸。
妈真病了还是又在演?这些年她的苦肉计王芳见多了,可万一她真病了呢?毕竟快六十了,身体再好也有垮的时候。
老公皱眉想了想,说:“小芳,咱们不能被她牵着鼻子走,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先查清楚再说。”
这话让王芳心里定了点,主动权得握在自己手里,不能再被李桂兰的戏码拖进泥潭。
她托医院的老同学打听,李桂兰最近挂了心内科的号,但没大毛病,医生说是情绪激动导致心悸,开了安神药。
王芳松了口气,又觉得可笑,果然是苦肉计,拿健康当筹码逼她低头。
但同学还提到一件事:“你妈在医院抱怨,说王浩拿了拆迁款不孝顺,连医药费都不肯出,护士都听不下去了。”
这话让王芳心头一震,王浩拿了六百万,连医药费都不管?妈的偏心不只针对她,王浩那边也有猫腻。
王芳决定按兵不动,暗中观察,看看李桂兰和王浩到底在玩啥花样。
她开始收集信息,通过物业打听王浩的动向,物业大姐八卦道:“你弟那大平层装修得可豪,听说花了三百万,光吊顶就换了三次!”
王芳心头一震,六百万这么快花出去一半?妈还说“他压力大”,这压力是败家败出来的吧?
物业还透露,王浩最近想卖老房子旁的地皮,嫌价钱低,差点跟人吵起来。
王芳愣住,那块地不是在拆迁款里吗?王浩卖地干嘛?她隐隐觉得,这事有蹊跷。
她找到父亲生前的朋友老张,他在拆迁办工作,了解内情。
老张翻出一份文件复印件,上面写着拆迁款除了六百万现金,还有一块商业用地,估价三百万,被李桂兰偷偷转给了王浩。
王芳握着文件手都在抖,妈不光把现金全给了王浩,连这块地也给了他,难怪她一口咬定王芳“没资格”分钱!
老张叹气:“你妈还跟人吹,王浩要用这块地做生意,赚大钱养老,压根没提你。”
王芳压住怒火,谢过老张,决定攒好证据,时机成熟再摊牌。
就在这时,二姑又打来电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小芳,你妈住院了!说是心脏问题,可能要手术,你赶紧去!”
王芳心头一紧,虽然怀疑是演戏,但还是和老公赶到医院,推开病房门,看到李桂兰脸色苍白,旁边只有二姑陪着。
她皱眉问:“王浩呢?妈住院这么大事,他咋不来?”二姑叹气:“他说生意忙,抽不开身。”
王芳冷笑,生意?怕是忙着挥霍拆迁款吧!
李桂兰看到她,眼泪哗哗掉:“小芳,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真不管我了,我这老命算是白养你了!”
王芳没接话,平静地说:“妈,你好好养病,医药费我先垫着,但有些事,咱们得等你好了再算清楚。”
住院期间,王芳无意听到护士聊天:“这老太太真可怜,儿子拿了那么多钱,连住院费都不出,还好闺女靠谱。”
这话让王芳心头一热又一酸,妈的偏心伤了她多年,可她还是放不下血缘的牵挂。
出院那天,医生说李桂兰只是轻度心律不齐,情绪激动导致,没到手术的地步,王芳松了口气,也更确定这是苦肉计。
但这次住院让她发现了王浩的破绽,姑姑悄悄说,王浩跟“投资人”合伙开公司,被坑了两百万,拆迁款花得差不多了。
更离谱的是,李桂兰知道后气得骂王浩败家子,还偷偷把商业用地的证藏起来,怕他卖了。
王芳脑子里灵光一闪,妈和王浩有了裂痕,这正是她反击的机会!
05
王芳决定不再忍让,联系了律师,咨询拆迁款和养老责任的法律问题,律师说:“拆迁款是家庭共同财产,子女有平等继承权,你可以起诉重新分配。”
至于养老,所有子女都有义务,但谁拿了更多财产,谁就该承担更多责任,这话让王芳心里有了底。
她挑了个周末,借李桂兰出院的由头,约了家族长辈和几个爱传闲话的亲戚,组织了场“家庭会议”。
会议在大院子里举行,王芳请了老张当见证人,还带了律师,场面严肃得像开庭。
人到齐后,王芳站起身,语气平静但掷地有声:“各位长辈,今天请大家来,是想把拆迁款的事说清楚,省得再有误会。”
李桂兰脸色一变,嚷道:“小芳,你又要闹啥?我都住院了,你还不安生!”
王芳没理她,继续说:“六百万拆迁款全给了王浩,还有块价值三百万的商业用地,也被妈转到他名下,我一分没拿。”
她把文件复印件分给众人,老张点头确认:“这些都是真的,我提醒过桂兰要公平,她没听。”
亲戚们炸了锅:“啥?还有块地?咋没听说!”“小芳一分没拿?这也太偏心了!”
二姑忍不住说:“桂兰,小芳这些年帮衬王浩多少?她结婚的首付还是她掏的呢!”
李桂兰被怼得哑口无言,王浩跳出来喊:“姐,你干嘛翻旧账?那钱是我应得的,你嫁出去了,拿啥分!”
王芳冷笑,甩出王浩的败家证据:“应得?六百万你花得剩多少?被骗两百万,装修花三百万,还想卖地皮?妈住院你连医药费都不出,这叫应得?”
王浩被怼得脸色煞白,弟媳想帮腔,被亲戚们的目光瞪得不敢开口。
律师补充:“王芳有权起诉重新分配拆迁款,法院会支持,至于养老,王浩继承了主要财产,理应承担主要义务。”
这话砸得李桂兰和王浩彻底慌了,李桂兰抖着手指着王芳:“你敢告我?你个不孝女!”
王芳平静地说:“妈,我不告你,但我也不会让你们把我当冤大头,六百万加三百万,九百万的家产,你们得给个说法。”
这场会议像风暴,撕碎了李桂兰和王浩的“母慈子孝”假象,亲戚们的风向完全倒向王芳。
连爱挑事的七姨都说:“小芳这孩子太实诚了,换我早翻脸了!”
李桂兰见大势已去,又开始掉眼泪:“小芳,我是你妈,你真要逼死我?”
王芳没心软:“妈,我只想要公平,养老我可以出份力,但王浩必须担起他那份责任。”
王浩低着头不敢吭声,弟媳偷偷拉他衣角想溜,被王芳叫住:“弟媳,医药费你们是不是该补上?”
她脸红得像番茄,讪讪点头,承诺出一半住院费。
会议后,老张悄悄说:“小芳,你爸在天上看着,肯定为你骄傲,你这步棋走得漂亮。”
王芳眼眶一热,爸若还在,兴许会拍着她的肩说“好闺女”。
几天后,王浩迫于压力,提出把商业用地过户给王芳,作为补偿。
王芳没全要,只拿了一半,折现一百五十万,剩下的让王浩留着养老,算是给李桂兰留条退路。
这笔钱,王芳和老公用来建了个以父亲命名的助学基金,圆他生前想帮孩子读书的梦。
小雅听说后,奶声奶气说:“姑姑,你好厉害!我要像你一样当好人!”她的笑脸像阳光,治愈了王芳的伤疤。
李桂兰后来消停了些,偶尔打电话,语气软了点,虽然偏心改不了,但王芳已经不在乎了。
她有了底气,守住了小家,也找回了尊严,生活终于回归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