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失控的“减肥药”:线上平台“盲开方”,线下药店违规卖

0
分享至

身高1米73的艺术生王欢,体重还不到120斤。以医学标准衡量,她的体重显然属于健康范围。然而,“上镜显胖”的焦虑,驱使着她想尽办法减肥。

一类号称“躺着就能瘦”的减重药物——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引起了她的注意。当下,这类被不少人追捧为“当代辟谷丹”的减肥药正风靡全球。

2025年8月,多家跨国药企半年报陆续披露:诺和诺德旗下的司美格鲁肽凭借超166亿美元的销售额,在上半年成功登顶“药王”;而礼来推出的“减重版替尔泊肽”同样表现惊人,半年大卖近57亿美元,增速高达223%。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两类药物都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然而,通过线上平台“秒开处方”、线下药店违规销售、社交平台药贩引流等多重漏洞,这些药物正大量流向非适应症人群。

医学专家提醒,盲目使用此类减重处方药风险极高,很可能引发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问题,甚至威胁生命,自行购药用药很可能将自身置于高风险中。

然而,现实中,大量像王欢一样的健康人群,在“月瘦10斤”的诱惑下冒险用药,最终陷入药物毒副作用与停药反弹的困境中。

这一由审美焦虑、监管漏洞和商业利益共同催生的健康风险正在蔓延。

“想瘦就能用”的“神药”

看着镜头里,自己“像充了气一样”的身体,王欢感到一阵强烈的落差。

因为“上镜显胖”,“减重”是她艺考备考清单里的优先项。她试过每天泡在健身房,也熬过连续一周只吃水煮菜的日子,可体重秤上的数字总在原地打转,稍一松懈还会反弹。她有些丧气,直到某天,朋友边展示松了两个码的牛仔裤边说:“我吃司美格鲁肽快一个月,人瘦了一圈。”

王欢动了心。几天后,她从朋友手里接过两盒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既没去医院,也没仔细看说明书,朋友的用药经验和网上流传的减肥帖子就是她的“用药指南”,“怎么吃药、怎么打针,用多少剂量,跟着他们学就行。”

王欢的做法并非特例。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都在寻找类似的“瘦身捷径”。这些人多是年轻女性,体型正常甚至偏瘦,但在“瘦即美”的审美导向下,她们对体重数值有近乎极端的追求。

“一个月瘦10斤”“不用动,躺着就能减”,网上这些关于药效的传言,精准戳中了她们的痛点。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五种处方药物获得批准,可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玛仕度肽、贝那鲁肽。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购平台和线下药店,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是最受减重者欢迎的“明星产品”。

但这些药本质都是处方药,也就是说,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使用。

“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想瘦就能用’的‘神药’,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面对越来越多因盲目用药就诊的患者,北京市应急总医院综合门诊主治医师韩旸反复强调用药“门槛”:并非所有有减重需求的人都能使用这类药物,“首先患者体重需达到医学界定的超重或肥胖标准,即BMI(身体质量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需处于24—28之间(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或者BMI≥28单纯性肥胖,可以使用。”

另外,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胰腺炎病史或属于胰腺炎高发风险的人群,均被明确禁止使用这类减重药。在医院,医生要逐一排除禁忌症后,才会开具处方。

但韩旸发现,不少患者没咨询医生,私下购买这类药物使用,导致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

“这些自行购药的人,跳过了关键的一步,把自己置于高风险中。”

线上平台“秒开处方”,无需医院就诊证明就可购药

但是,这些患者是如何绕开正规医疗途径、获取了本该被严格管控的处方药物的呢?

网络上反复分享、传播着人们总结的经验:朋友去医院代取药;私下联系药贩买药;在线上平台购药、填报健康信息时,刻意模糊体重等关键内容。

新京报记者发现,多数这类药物,都能在淘宝、拼多多、京东、叮当快药、美团、饿了么等各大电商平台上买到。根据常见的剂量规格来看,最贵的是贝那鲁肽,一支注射液约2000元,最便宜的是利拉鲁肽,一支约300元。

一个普遍的情况是,这些平台都无需消费者提供线下就诊证明即可开药。

在淘宝,记者搜索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发现三种药品的展示页面均标注有“需凭处方购买”。但当记者点击“开方购药”后,流程却很简单:填写购药人基本信息和相关疾病史,包括过往病史、家族病史及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等,确认已“确诊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且“已线下就诊、使用过该药物、无不良反应”,系统就会自动匹配互联网医生,再次确认“已线下就诊、使用过该药物且无不良反应”后,即可顺利开方购药。甚至有药店在记者尚未“确认”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生就已开出处方,整个购药过程不到两分钟。


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普遍存在无需提供线下就诊证明即可开药的情况。 图/电商平台截图

记者在京东、叮当快药、拼多多、美团平台重复上述操作,发现购药流程大体相似,均无需上传线下医院问诊证明。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虚构病史,也能顺利买到处方药。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上述五家平台的部分药店,记者选择“有过往病史”或填写患有禁忌症胰腺炎,最终仍顺利拿到了处方。

在开方过程中,部分医生仅简单提示“用药期间一旦出现不适,需及时线下就医”。也有医生明确提醒购买者,用药前需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有禁忌情况请勿用药,若出现低血糖症状等不适症状,及时进食就医,严禁超量超范围用药。

而在饿了么平台,当记者尝试购买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且在病史中写明患有胰腺炎,甚至没有线上医生开具处方单,就能成功下单。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在“过往病史”一栏中填写患有胰腺炎,仍顺利拿到了医生开具的处方。 图/电商平台截图

记者在淘宝搜索最新获批的药物“玛仕度肽”,下单成功后,需按客服要求添加门诊企业微信。有门诊称,只需提供用药人姓名、证件号及订单验证码,即可配药发药,但也有门诊要求记者提供医院开具的用药人凭证或诊断。

针对该情况,记者联系到多家平台的工作人员。

淘宝工作人员对此回应称,如果消费者故意捏造病情,并借此获取处方单,平台方很难进行识别与监管。京东工作人员同样提到,平台之所以提供开具处方、售卖减重药品等服务,是基于对客户的基本信任。“但如果顾客通过虚构病情或者夸大病情的方式购买药物,由此而导致各种问题,将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

据京东工作人员介绍,平台对于开具的每一单处方药,都会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相关信息。在销售环节,每一单药品都有专人进行核查,核查内容包括药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药量是否超出规定范围,以及开具的药物是否符合病患实际需求等。一旦发现问题,将严格按照规定追责处理。此外,为防止异常购药行为,平台还会限制消费者购买超出正常需求量的药品。

两家平台均明确表示,平台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对部分特定药品进行重点管控。这类药品通常是精神类或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消费者需要上传处方单,通过平台的严格审核后,才能购买。

针对平台上可以随意获取减重处方药的情况,淘宝、京东和美团均表示,后续会进一步加强监管。

未询问病史,线下药店联系医生帮开处方

除了线上,线下药店也同样存在漏洞。

今年8月底,记者在走访北京线下多家药店时,明确告知店员“从未去医院就诊,且不符合用药指征,仅想使用减重药减肥”后,多数药店以“无处方”为由拒绝,但在健益堂大药房(翠园西街店),一位工作人员称,没有处方也能购买,仅需提供身份证登记,就可以现场开处方购药。

当记者询问对方“处方”来源时,该工作人员回复:“我们没有处方权,但我们会帮你找大夫,把你的情况跟医生说一声,就能开出处方,省得去医院搞各种检查,折腾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该工作人员未询问记者过往病史。

随后,记者凭借该工作人员开出的处方单,顺利购买到一盒替尔泊肽。而处方单的出具单位显示为与药店相邻的一家医院。记者询问对方,无处方来购药的情况是否常见,该工作人员透露:“之前也有类似情况,刚刚就有位男顾客这样买走了药。”

在叮当快药(北京市白桥店),尽管店员提醒记者购买此类药物必须凭处方,但她也透露,记者可以尝试在叮当快药App下单。

随后,记者找到了线上店铺,填写购药信息时,记者在“确诊疾病”中勾选了“肥胖症”,但在“个人体重”一栏填写“40公斤”。提交后,系统匹配的互联网医生竟然为记者开具了处方。


记者填写“个人体重40公斤”,却仍拿到诊断为“肥胖症”的处方单。 图/电商平台截图

此外,社交平台也成了药品买卖的聚集地。不少药贩伪装成减重博主,以“3个月减20斤”为噱头,诱导用户私下交易,声称无需处方就能提供“境外版本的替尔泊肽”,强调产品“温和无痛、操作简单”。

就这样,在医院严控处方的同时,电商平台、线下药店、社交平台相继成为药品滥用的疏漏之地。

药物滥用导致副作用风险翻倍

随意购药、非适应症用药的危害,已在越来越多用药者身上显现。

使用司美格鲁肽后,王欢最明显的感受是持续的饱腹感。“有时闻到食物味道就会恶心。吃得少,体重也降得快。”但那段时间,她频繁出现低血糖和头晕。

停药后,情况也没有好起来,她的体重迅速反弹,进食障碍也找上门,“我已经很久没有正常吃一顿饭了,常常极端节食,甚至连续两三天只靠喝牛奶、茶或咖啡维持。”因为害怕体重继续上涨,今年8月,王欢再次开始使用处方药。

王欢的一位朋友也出现问题:“用药后,莫名其妙流了半小时鼻血止不住,送到医院才被告知,非糖尿病患者滥用司美格鲁肽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多名用药者告诉记者,用药不久后,他们频繁出现呕吐、恶心、头晕的症状。由于没有医生指导,他们靠摸索来确定用药频率和剂量。在一条热门经验贴的评论区,一名用药者提到,最初使用替尔泊肽时,并没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因此自己判断“剂量不足”,继续加量后,开始头晕、恶心、手脚发麻。

“为了瘦得更快,不少人会偷偷加量,或是随便改用药频率,可这样做只会让副作用风险翻着倍往上涨。”韩旸表示,这类药物的使用剂量有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循“低剂量起始、逐步递增”的铁律。拿司美格鲁肽来说,一开始每周只能用0.25毫克,之后要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慢慢加量。

至于盲目用药的风险,轻则可能引发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重则抑制食欲,导致人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同时伴有反复恶心、呕吐,进而可能诱发酮症,打破身体的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最终引发严重脱水及酮症酸中毒。

“这种急症一旦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

不久前,韩旸接诊了一位虚弱的患者:一位身高约175厘米、体重仅50公斤的女性。因为觉得自己“不够瘦”,她没咨询医生,私下买了司美格鲁肽自行注射。“她已经是消瘦状态,根本不符合用药指征,属于典型的药物滥用。”

用药没多久,这位女性就被严重的酮症缠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各种症状都冒了出来。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在使用减重处方药后出现不适症状。 图/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医生提醒:处方药仅能作为减重辅助手段

正是因为这些无法被忽视的风险,社交媒体上曾被“躺着就能减”刷屏的减肥话题下,如今多了不少带着“提醒”标签的帖子。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指出,其实,我国法律体系早已为处方药流通构建了明确规范。从《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经营需取得相应许可,《处方管理办法》严格限定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到《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明确严禁处方未开先供药,再到《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确立“先方后药”的硬性流程,每个环节、每条规定,都足够严格。

“但落到综合执行层面,却依然挡不住减重处方药流向非适应症人群。”在邓利强看来,这类处方药的滥用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社会审美焦虑催生的庞大市场需求、平台与药房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责任缺失,以及监管滞后与取证困难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结果。

邓利强分析,在购买处方药的过程中,平台、药店与消费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默契”:平台和药店仅走流程式地询问消费者是否存在禁忌证、药物是否适用,并未切实履行了解、审核责任;而消费者则受购买意图驱使,不会主动说明自身健康情况,甚至出现“不问不答、问则虚构”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下,处方就可以毫无障碍地开具。

从平台层面来看,当减重药成为“爆款”、能带来显著收益时,其主动整治违规商户的动力更是严重不足。

平台的松懈,又进一步放大了监管层面存在的难题。

“网络交易不仅规模庞大,且具有极强的即时性,这使得行政机关很难对其实现实时、全面的有效监管。”邓利强坦言,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前监管工作的重心多集中在终端销售人员层面,对于作为交易重要载体的平台,其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仍较为模糊。此外,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处置需依据法定程序逐步推进,导致部分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较低,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邓利强建议,一方面,平台需把好药品销售从业者的“入口关”,对入驻的药店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另一方面,应加强互联网医生的资质审核,规范开方流程,严格限制“极速开方”等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要求其将用药风险提示前置,一旦发生违规售药行为,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除此之外,公众认知的纠偏同样不可或缺。邓利强表示,各方可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普及减重处方药滥用的健康危害,传播科学减重知识,让大众清晰认识到:处方药是保障健康的专业医疗手段,绝非可随意买卖的“瘦身商品”。


不符合用药指征的王欢,仍在线下药店买到了替尔泊肽。 受访者供图

韩旸也提醒,市面上的减重药物多为处方药,只是减重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且其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伴随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盲目使用不仅达不到减重效果,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如果确实存在体重超标问题,且通过长期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仍难以改善,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健康,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营养科等相关科室就诊。

(文中王欢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实习生 张楠 姜妍羽

编辑 彭冲 校对 柳宝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毛泽东《心之力》,读完太震撼了

毛泽东《心之力》,读完太震撼了

诗词中国
2025-09-09 18:18:19
如果在家突发脑梗,黄金自救“5步骤”,奉劝你每个都要记在心里

如果在家突发脑梗,黄金自救“5步骤”,奉劝你每个都要记在心里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09-12 16:27:58
这所学校主席台上的耳光,震惊全网!

这所学校主席台上的耳光,震惊全网!

仕道
2025-09-11 13:12:40
米体:索默表现不佳,国米门将交接换岗工作或将提前进行

米体:索默表现不佳,国米门将交接换岗工作或将提前进行

懂球帝
2025-09-14 08:10:09
2-0,浙江稳居第6 王钰栋状态平平 邵佳一瓶颈期西海岸为保级而战

2-0,浙江稳居第6 王钰栋状态平平 邵佳一瓶颈期西海岸为保级而战

替补席看球
2025-09-13 21:42:08
为什么中国男性不敢娶俄罗斯美女呢?过来人直言:这4点受不了

为什么中国男性不敢娶俄罗斯美女呢?过来人直言:这4点受不了

禾寒叙
2025-09-13 13:40:57
《玩具总动员》成真?这届智能潮玩挺有“活人感”

《玩具总动员》成真?这届智能潮玩挺有“活人感”

玩世代
2025-09-12 20:14:47
43岁龙哥真有种:14亿欧皇马祭出621死守阵 8后卫全上了 佛爷着急

43岁龙哥真有种:14亿欧皇马祭出621死守阵 8后卫全上了 佛爷着急

风过乡
2025-09-14 07:54:12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广电新视网
2025-09-12 12:13:49
最长4米!贵州一男子连续7个月排出“面条状异物”,医生:很可能和吃这种生食有关

最长4米!贵州一男子连续7个月排出“面条状异物”,医生:很可能和吃这种生食有关

极目新闻
2025-09-14 11:45:29
2-0,多特蒙德2连胜+反超拜仁登顶,22岁拜尔、29岁吉拉西各1球

2-0,多特蒙德2连胜+反超拜仁登顶,22岁拜尔、29岁吉拉西各1球

侧身凌空斩
2025-09-13 23:28:42
易会满落马,谁提拔了这货?

易会满落马,谁提拔了这货?

常识群
2025-09-08 08:37:40
山东多名网友看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目击者:听到两声巨响,还以为是打雷

山东多名网友看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目击者:听到两声巨响,还以为是打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3 16:50:36
糖尿病是喝茶喝出来的?医生:再强的胰岛,也难承受这6种茶

糖尿病是喝茶喝出来的?医生:再强的胰岛,也难承受这6种茶

牛锅巴小钒
2025-09-14 10:50:13
两性交往中,女人身体得到男人“滋润”后,出现哪些信号?

两性交往中,女人身体得到男人“滋润”后,出现哪些信号?

第7情感
2025-09-14 11:18:49
田径世锦赛|吴艳妮100米栏跑出13秒12无缘晋级

田径世锦赛|吴艳妮100米栏跑出13秒12无缘晋级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9-14 12:08:04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青砖鉴本尊
2025-09-10 21:22:28
越南清化省委书记杜仲兴被限制出境

越南清化省委书记杜仲兴被限制出境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09-14 09:39:19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诗意世界
2025-09-12 15:40:32
2025-09-14 13:27:00
时间财经 incentive-icons
时间财经
北京时间旗下财经新闻官方账号
7860文章数 556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房产
艺术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亲子要闻

这妈妈太聪明了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多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支持"两国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