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特朗普再次上演“拿手好戏”,不料我国反制措施更猛,精准击中要害
特朗普再次上演“拿手好戏”:以重振美国经济为借口,大肆发起贸易战与关税战,妄图转移国内矛盾,从中谋取私利。如今美国针对中国更是频频出台不当举措:先是以芬太尼问题为托辞,对价值 105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 10%的关税;随后又计划对中国船只收取单次 150 万美元的“服务费”。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我国部分输美产品累计税率竟高达 50%。
我国自然不会坐视美国的单方面霸凌行为。作为回应,商务部首先宣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随后,我国对来自美国的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鸡肉以及棉花加征 15%的关税,对大豆、高粱、猪肉、牛肉、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制品加征 10%的关税。此消息一经公布,美国农民陷入困境。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24 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 1910 亿美元,其中约 24%的农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因此,我国此次一系列反制措施,可谓精准击中了美国的要害。
据外媒报道,美国中西部众多农场面临农产品滞销难题,民众怨声载道,纷纷向相关贸易部门呼吁“我们需要中国制造、中国市场”。最新贸易数据显示,近两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关键商品的数量显著下降:棉花进口量骤降 80%,出口量降至 199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排量汽车进口规模缩减 70%,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量也减少了约 33%。
事情发展到这一阶段,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也开始质疑:“对中国采取极端措施,结果却先伤害了自己!”而在中国,由于此前历经诸多挑战,在一次次的外部封锁与打击中培养出了强大的韧性。不仅未受到严重影响,反而在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
例如在芯片领域,我国成功实现了 14 纳米芯片的量产,并制造出了中端光刻机。来自美国硅谷的芯片工程师琼斯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的进步全方位且令人惊叹。他指出,芯片领域中国的进步有目共睹,原本被美国视为核心优势的领域,如今中国产品后来居上,已抢占了 70%的市场份额。
“回顾过往历史便可知晓,此类举措向来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实无坚持之必要,否则只会使自身陷入困境。”国外某媒体如此总结道。诚如该媒体所言,美国恶意加征的关税以及各类费用并不会凭空消失,最终只会发生转嫁,实际上受损的还是美国自身。
以美国执意收取的造船费为例,《南华早报》援引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了全球超过 80%的干货船,且掌控着 95%的集装箱运输。对中国船只征收费用,可能会让美国船运商承担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而船运商又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特朗普不断升级贸易关税的行为,已然引发了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同时也使美国出口商更易成为其他国家实施报复措施的对象。
此外,特朗普的固执己见,还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强联合。为了应对相关挑战,中国也积极拓展了除美国之外的更多贸易伙伴。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在国内进口大豆总量中的占比超过 70%,而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仅占两成。下一步,中国还计划进一步从巴西进口棉花。
种种迹象均显示,美国发起这场关税战,最终只会自食恶果,使自身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倘若美国继续执迷不悟,我们也只能坚定立场,绝不退缩,奉陪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