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审结案件185件,审结案件数位列全院第一;2023年审结案件234件,审结案件数位列全院第一;2024年审结案件131件,审结案件数位列全院前茅,且所承办的案件各项审判指标向好,未出现因案件质量引发的信访和重大再审改判。
2006年,她撰写的论文《现代司法调解与传统司法调解的比较研究》获全国法院系统第十八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2008年,她撰写的论文《从诉讼心理角度浅谈民事法官公正形象的塑造》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2017年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23年被评为年度办案之星,云南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办案能手、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她就是玉溪中院四级高级法官荆燕,她的丈夫被下派县区工作,她在下班后还要照顾2个孩子,在别人看来应该是忙得脚不沾地,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她是如何取得如此亮眼的工作成绩的呢?近日,记者来到玉溪中院探访。
擅规划 统筹方法让她受益匪浅
“我喜欢当天的事情(案件)当天办,从不拖到第二天。”荆燕告诉记者,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的《统筹方法》让她受益匪浅。
“同样的工作任务,有人干到深夜,有人很快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有人忙到焦头烂额,有人却游刃有余……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是否会统筹利用时间。”荆燕说。
“在工作中,用统筹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荆燕说,她于2004年进入玉溪中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21年,主审及担任审判长带领合议庭开庭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上千件。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很多情况下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规划不合理,导致任务堆积,生出了畏难和拖延心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案件审结数低下。而她所掌握的统筹方法让她受益无穷。
擅审理 在审判同时传递司法温度
“谢谢法官!你们帮我们公司解决了拖了好几年的烦心事。”6月23日,上诉人云南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代理人向荆燕所在的审判团队表示感谢。
2022年1月4日,原告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与被告云南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购买“35kV铝芯电缆”6650米、金额795273.5元,“110kV铜芯电缆”2550米、金额893520元,“15kV铜芯电缆”850米、金额114809.5元,合计1803603元;交(提)货方式、地点为供方仓库提货,供方代办运输至西双版纳,运费由供方承担,卸货费由需方承担,电缆盘收线货用完归还供方;合同签订后付定金20%,其余80%货到45日后付清全部货款,如需方未按期履行付款约定,逾期部分按银行当期贷款利息2倍计算资金占用费。合同签订后,被告于2022年1月5日向原告支付了定金360720.6元。
2022年4月26日至9月20日,原告多次向被告发出公函,要求及时安排提货并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2022年11月15日至29日,被告回函称,被告采购产品服务的项目线路迁改工程因审核、管控、疫情封控、农垦电力二次专家认证等诸多非被告方故意或重大过错原因导致二次进场时间未定,属于情势变更。被告提出待确定提货时间和收货地点且被告提货审验后,再依约支付剩余全部款项。
2023年2月22日、5月24日,被告向原告分别支付了电缆款795273.5元、100000元,剩余款项一直未履行。
今年1月15日,原告诉至红塔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剩余电缆款547608.9元,并以未付电缆款为基数、按年利率4.81%计付自2022年4月10日至2025年1月10日期间的资金占用费72597.34元。
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上诉至玉溪中院。立案后,荆燕所在的审判团队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导致纠纷的原因是疫情和经济下行等,上诉方采购产品服务的工程项目遇到了线路迁改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如果上诉方继续履行合同,所购买的电缆也无法利用,将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而原告作为电缆生产企业,可以将电缆中的铜剥出来进行二次利用,更容易处理案涉电缆。
了解了双方的情况和意愿后,荆燕心里有了底。后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除云南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与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4日签订的产品购销合同。对于合同已经履行的部分,双方互不返还;对于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对于现存放于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的定制电缆无锡江南110kV铜芯电缆,归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处理,处理所获收益由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享有;云南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无需再向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支付剩余电缆款及利息。由云南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前支付云南某电缆有限公司清理电缆费用175000元,双方就案涉产品购销合同产生的纠纷就此了结,双方互不得再向对方主张权利。至此,该案得以妥善审结。
“一名合格的法官,决不能仅就案判案,而要注意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荆燕说,民事案件涵盖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妥善审理好这些具有“烟火气”的案件,最能传递司法的温度。
爱钻研 为审案虚心求教专业知识
涉房地产案件的审判被民事法官称为“攻坚战”。多年来,荆燕奔走于涉房地产案的房屋、土地、工程现场,在买卖租赁征收、总包分包转包、停工窝工竣工、有效无效解除等这些枯燥的词汇中无数次考量当事人的权益。她知道,仅有法律专业知识却没有建筑专业和房地产领域知识是无法办理好这些案件的。为了弄懂脚手架搭建和计费等审价知识,她搬来厚厚的案卷虚心向相关专家求教,听他们讲解各种计费面积的区别;她蹲守在挖掘机边听审价老师讲解挖出土方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深度、种类和价格……正是这种不服输、不怕难的干劲,让她有了审理疑难案件的底气。据荆燕回忆,有一次,几十名返租合同案件当事人拿到法院判决书后,来到法庭将作为审判长的她团团围住。她胸有成竹耐心地把该案的裁判理由逐项向当事人做判后释疑。1个小时后,当事人满意地离开。
“法官的成就感源于当事人发自内心的对判决的认可。”荆燕说。
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案至今仍让她印象深刻。当事双方原是夫妻,最初男方做生意,女方在家带孩子。后来两人离了婚,女方分到了部分财产。后来因债务纠纷,原告拿着男方出具的200万元的借条起诉到法院。一审法院认定应由女方共同承担200万元债务。一审判决后,女方不服,上诉到玉溪中院。当时女方情绪异常激动,甚至扬言要自杀。荆燕第一时间接待了女方,发现她其实很通情达理,只是容易激动。针对女方对案件提出的疑问,荆燕一一梳理,帮她跑了多家银行调查取证。最终,她提出的疑问都被解决,玉溪中院作出了维持一审判决的决定。
判决后,她打电话给荆燕说:“荆法官,看到你们从银行调来的证据,听了你给我解释的法律规定,我心中的疑惑都解开了。谢谢你!”
“判决书中有限的文字未必能体现出法官所做的全部努力。但当事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荆燕告诉记者。
如今,荆燕的两鬓已现缕缕白发。岁月如梭,但她初心不改。
记者 管继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