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年,打仗的打仗,称帝的称帝,混得最响的还是慕容垂和刘裕。慕容垂是鲜卑贵族出身,后来打下后燕;刘裕原本是个小兵,最后灭了东晋自己当皇帝。俩人谁更厉害?我翻了翻史书,就按他们打仗、当皇帝、带兵这几点说说。
![]()
刘裕起点低得可怜,出生时连户籍都没上过,后来当北府军的小兵。打仗倒是机灵,先帮朝廷镇压孙恩叛乱,接着带人打跑桓玄,把晋安帝弄回建康。后来两次北伐,灭了南燕,打到关中,最后干脆自己称帝建刘宋。他打的仗全赢,还发明了“却月阵”这种新阵法,用步兵干趴过三万骑兵。
![]()
慕容垂不一样,从小就是皇族,前燕时就是大将。前秦苻坚待他不错,可他后来怂恿苻坚打东晋,结果淝水一败,立马叛变自己复国。打仗也厉害,比如五桥泽一战,故意让北府军刘牢之冲过来,等人家粮草耗尽了,带骑兵一冲就赢了。但后燕撑了才二十多年,他儿子慕容宝当皇帝后,马上被北魏灭了。
说打仗,刘裕的招数更多。他用过疑兵计,在覆舟山插满旌旗吓唬敌人;还带兵从水路打关中,这在当时没人试过。慕容垂战术也不差,比如打翟魏时分兵两路,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再一锅端。但刘裕的北府军跟着他打仗,好像特别能打,比如王镇恶在渭桥偷袭,胡藩爬悬崖攻城,这种狠招慕容垂手下将领很少见。
![]()
当皇帝这点上,刘裕更会整活。他上台后搞“土断”,把豪门大族的特权砍了不少,让普通百姓能上户口。他儿子刘义隆当政时,南朝还出现过“元嘉之治”的好时候。慕容垂当后燕皇帝时,天天带兵打仗,没管啥内政,他一死,儿子们就打起来了,后燕立马垮台。
![]()
刘裕带兵有个人魅力。他打仗时和士兵同吃同睡,士兵们愿意为他拼命。比如罗落桥那场仗,他被敌人包围了,居然还能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慕容垂虽然也是猛人,但仗着皇族身份,有时候打仗前跑去打猎喝酒,差点被伏击死。他用人都用亲戚,手下将领本事不如刘裕那边的强。
俩人当皇帝前的经历差太多。刘裕从最底层爬上来,知道老百姓苦,当皇帝后搞改革。慕容垂当过前燕大将,后来投奔前秦,最后复国,其实还是靠着慕容家的老底子。
刘裕打过的仗,没输过一场。他带的北府军能适应各种地形,水战陆战都行,慕容垂的骑兵虽然厉害,但遇到复杂地形就发怵。
![]()
刘裕当皇帝三年就死了,但他留下的制度让刘宋撑了五十九年。慕容垂死后,后燕二十年就没了,他儿子连基本的治理都没学会。
说到底,刘裕能从士兵变成皇帝,靠的是真本事。他打仗招数多,带兵有办法,当皇帝会整活。慕容垂虽然也是个狠角色,但起点太高,底子太薄,当皇帝又没经验,最后混得还不如刘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