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深诉笔 素材/吴杨满
声明: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故事,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存在艺术加工,感谢您的理性阅读!
1993年,我二十,她十九。
那时候我们刚从技校毕业,我进了县里的粮油公司,她分去了电器厂。我们是同桌三年,青春里最熟悉的人。
她叫林芳,个子不高,眼睛亮亮的,笑起来嘴角有两个小梨涡。那时候她追求的人多,可她偏偏跟我最要好。
可惜我们都没捅破那层窗户纸。后来她嫁给了厂里的车间主任,我听说婚礼请了十几桌,场面很热闹。
我只是默默包了个50块的红包,坐在角落,看着她穿婚纱走上台,心里酸得像吞了半斤醋。
再后来,我也结了婚,有了孩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偶尔在街上见到她,也就是点点头,算是故人。
——直到去年秋天,31年后,她忽然主动来找我。
去年9月中旬,一个周五晚上,我正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东西,碰巧看见她提着大包,气色很憔悴。
“老同学!”她喊我,声音还是那么清脆。
我一愣,差点没认出来。她比记忆里瘦了,眼角有细纹,可眼睛还是亮的。
她苦笑说:“我离了,刚从法院出来。回来路上,看见这超市灯亮,就想买点东西压压心。”
我一时间不知道说啥,只好问她:“吃饭了吗?要不去楼下小饭馆坐坐。”
她点点头。我们去了小区对面的“老三川菜馆”,那是我们县城十几年的老店,红烧鲫鱼、干煸四季豆都是招牌。点了几个菜,我顺手开了一瓶劲酒。
酒过三巡,她忽然抬头,眼神有点醉意:“你知道吗?当年要是嫁你就好了。”
我的心猛地一颤,差点没握住酒杯。
旧情未了吗?
她叹了口气:“我前夫脾气大,成天嫌我没本事。其实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就是当年和你同桌,至少那三年,我觉得自己被人护着。”
我喉咙有点堵:“都过去了。”
她摇摇头,眼泪却掉了下来:“要是能重新选一次,我一定选你。”
我看着她,心里翻江倒海。可转念一想,我也有家有孩子,怎么能随意回应?
我正纠结着,她忽然伸手把杯子碰向我:“放心,我不是来破坏你家庭的。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那一刻,我才缓过来。是啊,她不是来挑起什么风波,而是一个离婚女人的孤独需要出口。
可是天意偏偏喜欢开玩笑。那天晚上,我们刚刚走出饭店,正好被我老婆看见。
“你们这是干嘛呢?”老婆脸色阴沉。
林芳愣住了,急忙解释:“嫂子别误会,我们真没什么,就是同学聚聚。”
可我老婆冷笑一声:“大半夜喝酒,还送她回家?同学情也太深了吧!”
我心里那个急啊,赶紧解释:“真是老同学,刚离婚,心里不痛快,我劝劝她。”
老婆转头就走,留下一句:“你最好把分寸守住,不然别怪我翻脸。”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心里一边是妻子的怀疑,一边是老同学的孤独,压得我透不过气。
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干脆爬起来,到阳台点了根烟。夜风里,远处县城的路灯昏黄,街上已经静了。
我想起林芳刚才眼里那点泪光,心里一紧。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这种两难:想帮人,又怕被误会;想清白,却又不忍心袖手旁观。
第二天一大早,和老婆吃早餐的时候,我忍不住给她发了条消息:“芳,昨晚我老婆误会了,咱们以后还是少见面。”
过了很久,她才回:“行,我懂,你安心过日子吧。”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没过一个星期,林芳突然打电话过来:“老同学,我想做点买卖,可不懂电商,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我愣了几秒,第一反应还是拒绝:“你找别人更合适。”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她轻声说:“除了你,我还真不知道该找谁。我不想再被人说靠谁谁谁,我就想靠自己活。”
这句话敲在我心坎上。我想了想,还是答应:“行,你过来拿资料,我教你开账号吧。”
那天是9月25号,我还记得很清楚。她背着个旧帆布包,里面塞满了手写的产品资料:家里自磨的芝麻油、亲戚做的红薯粉条,还有农村小作坊的辣酱。字写得工工整整,边上还画了小图案。
“这些东西都是正经货,可惜不会包装,更不会宣传。”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
我看着她那股认真劲,心里一酸。人到中年,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可她偏偏要拼一把。
很快,她开了个网店。国庆节前夕,她搞了个“买二送一”的活动,我也顺手帮忙转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第一天就出了两百多单。
晚上十点多,她打电话过来,声音激动得发颤:“老同学,我这辈子头一回觉得自己能靠双手站起来。”
那一刻,我的眼眶竟有点热,打心底里替她高兴。
可好景不长。十一月初,老婆无意中看见我在帮林芳拍宣传视频,当场炸了锅。
“我早就说过,让你离她远点!你还帮她干活?”
我哑口无言,只能解释:“她真是想自立,我只是帮她一个起步。”
老婆冷哼:“你这是帮?还是放不下?”
这一句话,像刀一样扎进我心口。我承认,我心里确实有过波澜。可那更多是惋惜和同情,不是要越界。
我沉默了很久,最后对老婆说:“如果换成别人,我可能真不会管。但她毕竟是我青春里最熟悉的人。现在她一个人,我不能看她彻底倒下。”
老婆愣了几秒,没再说话。只是第二天,她忽然把林芳的网店收藏了,还悄悄下了几单。
过了几天,林芳来送货,特意提了一箱红薯粉条到我家。老婆在厨房忙,她走过去笑着说:“嫂子,这些不算生意,是我心意。要不是你宽容,我哪能撑到现在。”
老婆抬头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只要你真心过好自己的日子,我没意见。”
那一刻,我心里忽然一松。原来,有些矛盾不是不可调和,只要坦诚,总会有转机。
转眼到了春节。林芳的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年前她忙得脚不沾地。大年二十九那天,她专门请我和老婆去她的小店吃饭。
店里到处堆着快递箱,她却乐呵呵地说:“今年销量翻了三倍,光粉条就卖出去一万多斤。以后我还能雇两个人帮忙。”
我老婆看着她笑了笑:“女人能靠自己活得有声有色,比什么都强。”
林芳眼眶一下子红了,连忙低头往火锅里添菜:“嫂子,谢谢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和老同学只是同桌情分。”
她那句“只是同桌情分”,像一把钥匙,锁住了所有不必要的猜忌。
人生路上,总有些人,是青春里遗憾的名字。可时光一旦过去,缘分就有了新的模样。
林芳说的那句——“当年要是嫁你就好了”,曾让我心里掀起波澜。可冷静后我明白,我们的关系,最好的状态不是弥补错过,而是互相成全。
如今她能靠双手过日子,我能守住家庭的安稳,这才是对青春最好的交代。
岁月告诉我们:遗憾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其中。真正的勇气,是带着遗憾继续往前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