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联合发动兵谏,囚禁了蒋介石,想要他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蒋介石在西安被囚禁的消息传到了南京,蒋介石政府内部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宋氏兄妹力主和平解决争端,但是何应钦等人却认为不能向张杨二人低头,力主用兵。双方争论不休之际,作为蒋介石结拜兄弟的戴季陶经过一番思考后出来却突然磕了个头。
相逢东洋
说起来戴季陶和蒋介石的交情那是非常早的,当年蒋介石远渡东洋想要进入日本学习军事。
然而兜兜转转之间最终没有进入心仪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是好赖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几个对他一生产生非常重要影响的人,其中就有戴季陶。
在日本的时候,蒋介石还认识了他的启蒙导师陈其美,回国之后也在陈其美的影响之下最终走上了军伍道路。
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陈其美好友的戴季陶也和蒋介石的关系进一步熟络,二人一时也成为莫逆之交。
陈其美死后,蒋介石无所事事,在上海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投机股票,而戴季陶等人就是他的合伙人之一
如果说陈其美是引导蒋介石走向自己人生道路的启蒙导师,那么戴季陶就是推动他迎来自己人生腾飞的重要转折点之人。
蒋介石在投机股票失败之后,在上海无所事事,四处躲避追债。
而此时,戴季陶追随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做他的秘书。
1922年,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总统府,孙先生处在危机存亡之间。
正是戴季陶敏锐发现了这其中的危险与机遇,赶紧通知蒋介石,让他南下广州救驾。
蒋介石明白这是一个表现的绝好机会,于是他抓紧时间从上海到广州,在中山舰上保卫孙先生几十天,从此也奠定了他在孙先生中忠实可靠的印象。
两年之后,在选择黄埔军校校长的时候,孙先生力排众议,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蒋介石,这也成为了老蒋人生起飞的重要节点。
只差临门一脚
对于戴季陶这个人来说,他在近代历史上他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他是蒋介石的引路人;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他又是陈独秀等人当年的至交好友。
曾经他在上海地区特意把自己租的房子一楼给陈独秀等人活动使用。只不过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他选择了继续留在蒋介石身边。
而这种懊悔情绪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在目睹蒋介石政府种种腐败弊病之后,更加心灰意冷,这也是导致他最后自尽命运的重要原因吧。
换条路走
蒋介石通过黄埔军校积累自己人生的第一笔政治军事资产之后,开始迅速腾飞。
相对应的投桃报李,对于当初给自己巨大帮助的戴季陶,蒋介石上台之后,也让他成为了自己麾下极为重要的幕僚。
1936年,蒋介石不满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的围剿红军进度,于是亲自坐飞机进行督战。
没想到蒋此举正中张、杨二人下怀,二人联合发动西安兵谏,想要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故而将其软禁。
老蒋在西北地区的遭遇传到南京之后,整个高层顿时乱作一团。
南京高层的争论分成了两派,一方面以宋美龄宋子文兄弟为首的主张通过谈判进行解决;而另一方面,以何应钦等人为首,则认为不能助长这种嚣张气焰,必须用兵西北,迫使其交出蒋介石。
参与争论的也有戴季陶,一开始他也坚持认为不能助长张、杨二人的嚣张气焰,力主用兵迫使他们交出蒋介石。
但是,随着宋氏兄妹的据理力争,戴季陶又陷入了激烈的思考斗争中。
戴季陶在会议休息的20分钟里,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出来。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却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说道,自己信佛,而佛称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就换一条路。因此,他认为宋氏兄妹的主张也是可取的。
与会众人看到,作为蒋介石亲信的结拜兄弟戴季陶也这样说了,于是也只能让宋氏兄妹前往西安和张、杨二人进行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整个中国开始正式与日军进行作战,而戴季陶此时作为蒋介石的重要喉舌,也是亲自出手,撰文痛斥国内面对抗日战争的消极态度。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从力劝蒋介石不要过早的在东北地区开始动手,但是此时老蒋铁了心要把内战进行到底,怎么能听得进他的话。戴季陶看国内形势再次退回十几年前,不由得心中大为悲伤。
1949年,戴季陶曾经对于陈布雷的自我了断心存轻视,然而没想到不多久之后,面对倾颓的局势,他也最终选择吞药自尽这种方式了断自己的余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