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上冒烟的砖窑、湖南农村深处封闭的砖厂,以及那些被控制的残障务工人员,共同勾勒出一个令人痛心的黑色产业链。
2025年9月9日,湖南祁阳市公安局发布通报,在该市三口塘镇鸿鑫砖厂找到6名疑似智障人员,并控制了工厂相关人员。这已是近期第三起公开曝光的黑砖窑事件。
就在几天前,广西钦州市一家砖厂因涉嫌利用残障人员非法务工被查处。而三个月前,湖南临湘市一家名为艳飞建材的砖厂才刚刚被曝光类似事件。
黑砖窑问题并非新现象。早在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曾震惊全国。当时查出无证照砖瓦窑3186户,涉及用工8.1万人。
令人痛心的是,近二十年过去了,类似事件仍然屡禁不止。媒体报道显示,2015年至今10年间,至少有50家砖厂出现工头控制智障人员劳动的情况,被强迫劳动者近400人。
暴利是黑砖窑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一位河南的砖瓦窑厂老板表示,这两年干啥都没有开砖瓦窑厂赚钱,像我这种40门规模的轮窑,一年就是一个百万富翁。
在黑砖窑老板和工头眼中,残障人员不再是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而是他们牟利的“工具”。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残障人员或在街头被诱骗或被购买。更有工头通过持械威胁的方式,强行将智障人员从一家砖厂带至另一家砖厂劳动。
湖南临湘市艳飞建材砖厂的5名智障人员自2023年3月陆续被带到该砖厂,截至案发,46万余元报酬均被工头据为己有。
这些被控制的残障人员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劳动强度有多大?
媒体报道提到,他们完全处于被强迫劳动的境地,每天工作12小时,全年无休。劳动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承受。
临湘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调查显示,最多的一个月,一名叫李松岭的工人搬砖68万块,平均每天21935块。按照每次搬6块砖计算,他需要每天重复“夹砖、弯腰、放砖”的动作3655次。
黑砖窑问题难以根治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
一方面,确实存在市场需求。河南省在2006-2009年间关闭了8000多座实心黏土砖瓦窑,但新型墙材发展不平衡,导致黏土砖价格暴涨。
另一方面,一些砖厂因为招工难,认为“智障工人稳定,不影响生产”、“好管理”,对工头控制或打、骂智障工人的行为,视而不见。
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18年后,钦州、临湘、祁阳的砖厂中依然传来残障人士被迫劳动的消息。
黑砖窑背后是巨额利润的驱动——一个40门规模的轮窑,一年就能造就一个百万富翁。那些被控制的残障人员,每个月搬运数十万块砖,有的甚拿不到一分钱工资。
监管部门的一次次打击和民间志愿者的一次次曝光,尚未彻底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持续打击,更需要建立残障群体庇护性就业岗位,从源头上杜绝剥削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