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出处非本人引用山西(世界大舞台)若有异议、可告之本人删除
浙大独霸浙江!江苏却笑开花?
到底谁被谁碾压?
当QS榜单把浙大拍到全球42,南大只能屈居120,浙江家长却连夜把孩子志愿改回江苏。表面看是浙大封神,实则是“一超”背后的“多强”真空:整个浙江,只有1所985,江苏有2所,双一流16所,百强高校8所,数字像冰雹砸脸。更扎心的是,江苏的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录取线526,却能吊打浙江同分段高校,学科评估A类扎堆,师资院士成群,而浙江老二浙工大,至今还在为一顶“双一流”帽子挤破头。
根源在路径。浙江90年代把四校强行合成“超级浙大”,短期造出航母,却抽干了省属高校的血条;江苏保留中央大学“散是满天星”的基因,让南大、东南、河大、南工各自疯长,财政雨露均沾,A+学科遍地开花。结果,浙大像独舞的明星,灯光越亮,后台越暗;江苏高校像合唱团,谁都能solo,声部还齐。
产业也在悄悄投票。杭州数字经济 flashy,可算法岗位一扩招,HR最先翻的仍是南大、东南的简历,因为“双一流”密度高,人才均值稳。江苏12.8万亿GDP打底,给高校喂的是持续定投;浙江9.2万亿,大钱砸浙大,其余学校像吃快餐,饱一顿饿一顿。省外录取线差15—20分,就是市场给出的冷峻差价。
未来五年,长三角居住证互认,人才用脚投票。浙大依旧耀眼,可如果浙江不赶紧把第二梯队扶成“小航母”,高分考生会继续外流,数字经济再炫,也可能因“人才底座”失血而减速。江苏的群狼战术,反而在一体化里更吃香:南大做基础,东南搞芯片,苏大攻材料,各校错位,形成“高铁编组”,速度稳还刹得住。
独舞惊艳,合唱团才扛得住巡演。谁先补齐“一超”后的空位,谁才真正握有下一个十年的话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