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份来自美国财政部的最新声明,将全球贸易格局再度推向聚光灯下。美国最高法院尚未作出最终裁决,但围绕过去几年高额关税的“巨款退还”风暴,正在华盛顿与北京之间迅速升温。根据美国财政部9月初披露的信息,涉及的关税金额或高达1万亿美元。
多家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智库以及众多权威经济机构迅速跟进分析,认为这笔资金极有可能重新流向中国以及受影响的多国企业。
美财政部的9月定期公开数据中显示,自2018年以来的关税收入累计突破9300亿美元,仅2024年全年新增关税收入高达1220亿美元。彭博社、路透社均报道,二季度,美国财政部针对关税专项退款已进行初步预算测算,预计首轮退税规模将不低于5000亿美元,涉及超过3800家美国企业和数十个海外主要经济体。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连续数次判决,确认大范围加征关税违反了国会授权原则。国际权威法律智库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9月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当前美国面临的退税危机“不仅仅是财政技术问题,更是全球贸易体系信任危机的直接体现”。
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聚焦于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的适用边界。美国司法机构指出,该法案本意为应对国家突发安全威胁,而非服务于大规模贸易政策调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公开判定,相关关税措施未履行国会审批、也缺乏充分国家安全证据,属于明显越权。7月31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听证会上,法官们对“国家安全”标签的滥用提出了尖锐质疑。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9月公开表示:“一旦最高法院维持原判,财政部将按程序退还大部分关税,预计涉及金额不低于总关税收入的50%。”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则在9月初发布报告称,若大规模退款启动,将严重影响2025-2026财年联邦预算灵活性,甚至可能引发债务上限再度拉响警报。
美国本土企业近两年已多次发起集体诉讼,要求财政部退还因关税导致的额外成本。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NAM)数据显示,上半年因关税导致制造业利润下滑的企业比例高达74%。底特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最新统计,关税加征使美国汽车制造业单车成本增加9.4%,严重压缩盈利空间。
大批零售、电商、农产品出口企业联名向财政部、国会递交请愿信,要求尽快出台具体退税流程。美豆协会、美国零售联合会公开表示,关税政策已导致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大幅萎缩,失去中国等主要市场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超过30%。
中国、东南亚和拉美主要出口企业也同步展开维权行动。韩国、欧盟等官方渠道已向美方发出外交照会,要求遵守国际裁决,及时返还非法征收的关税。
退税流程的复杂性远超以往任何贸易争端。美国财政部技术团队在8月底已启动专项系统开发,涉及超过2.6万类商品、逾4000项企业账户对账。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披露,当前已完成首批退税清单预审,首轮预计在2025年底前逐步放款。
权威财经机构分析,退税资金将主要流向两大方向:一是直接返还给在美缴纳关税的企业,包括中国、韩国、德国等出口商;二是美企自身通过采购返还、诉讼补偿等方式获得退款。美银美林、汇丰全球研究部普遍预测,若全部退税兑现,2026年前中国企业有望收回约2500亿至3000亿美元资金。
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美财政部、国会、企业、盟友多方均在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给出明确结论。市场普遍预期,若维持下级法院判决,美方将不得不全额或分批退还关税资金。
各大国际评级机构在9月集体下调美国财政健康展望。标普全球、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均警告,若巨额退税引发预算赤字扩大,美元中长期信用水平或将受到影响。美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直言:“关税退还将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之外,2025年美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变量。”
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密切监测美方司法进展。多家中国主力出口企业已正式委托美国律师团队,准备同步启动关税退还申请。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八个月,相关企业因美方关税政策损失合计约3100亿元人民币,若退税到账,将极大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
多家中资银行与保险机构亦已设立专项服务窗口,协助企业办理境外退税、跨境资金结算与风险对冲。中国贸促会专家组认为,此次关税退还潮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机遇,有望推动更多产业升级与全球市场布局。
关税退还对于美国经济和政治体系的挑战绝不仅限于财政技术层面。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当前联邦债务已突破37万亿美元,巨额退税将加速财政赤字扩张,影响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公共支出安排。多位参议员公开质疑财政部应对不力,要求设立专项调查组监督退税进展。
企业层面,超过3800家企业的退税诉求难以短期内全部满足。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警告,若退税流程延误,企业将考虑集体提起行政诉讼,甚至发起新一轮游说运动,要求国会修改关税相关立法。
美国关税政策“回旋镖效应”已成为全球贸易领域的热门话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权威机构在9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均将美方关税退还列为全球市场最大风险事件之一。专家普遍认为,单边关税措施已与全球化时代的多边合作趋势背道而驰,任何试图将贸易政策工具化、政治化的做法,都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持续支持。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强产业链合作、推进本币结算、加快供应链本地化的趋势下,美方单边主义政策空间持续收缩。美国企业、投资者、消费者在关税政策动荡中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全球市场对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容忍度不断降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