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冉,在北京长大,大学念国际关系,毕业后搞旅游,常去中亚各地转悠。2014年头一次去蒙古国,在乌兰巴托一家咖啡馆打零工,认识了当地姑娘娜仁。
她喀尔喀蒙古人,刚大学毕业,在图书馆上班。我们相处一年多,感情越来越稳,我打算带她来中国见家长。
2016年夏天,我买好从乌兰巴托飞北京的机票,给她打电话。她声音不对劲,说家里萨满长老占卜,说中国人爱拐卖人,不能去。
![]()
结果,我们就这么分了,这事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荒唐。起初我以为就她一家这么想,去年去蒙古参加朋友聚会,大家聊起跨国婚姻,一个本地人说中国人被当成人口贩子,这看法挺普遍。
外蒙人和内蒙蒙古族语言血统相近,婚姻却主流上排斥。这种事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21年外蒙脱离中国到1991年苏联解体,那时候双方基本没婚姻往来。
1921年7月,外蒙在苏联支持下建临时政府,1924年11月改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从库伦改乌兰巴托。转折在1924年5月,八世哲布尊丹巴去世,政府禁找转世灵童,断藏传佛教传承。
1936年西藏僧侣确认第九世哲布尊丹巴生于1933年1月,但蒙古政府不认。1937年9月大规模镇压开始,苏联顾问指导清查寺庙。1938年报告显示771座寺院中615座毁掉,8.5万僧侣剩1.7万。
镇压还针对民族主义者,断与内蒙联系。1938年后西里尔字母替传统蒙文,教科书把成吉思汗说成剥削者。外蒙人视内蒙人为异类,民族认同崩塌。
霍尔洛·乔巴山生于1895年2月,推动这些政策,1928年起掌权,1930年代执行指示,清洗对手。他1952年1月在莫斯科死于癌症,政策遗留延续。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蒙古转民主,恢复传统蒙文教学,重修寺庙。第九世哲布尊丹巴1990年移居蒙古,2011年登基,指导佛教复兴,到2012年3月去世。这系列事件导致外蒙内蒙关系疏远。
第一阶段婚姻几乎不存在,文化差异大。第二阶段1991到2000年,婚姻增多,民族认同反弹。第三阶段从2000年起,单向婚姻,外蒙女性不愿嫁内蒙,源于对中国拐卖人口恐惧。
偏见无实际案例支持,跨国拐卖多在东南亚,但外蒙社会流传,甚至萨满仪式强化。政治宣传放大猜忌。
![]()
外蒙独立始于1920年代,苏联扶蒙古人民革命党脱离中国。1921年大蒙古国成立,1924年废君主制成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改名红色英雄城。
这时期外蒙第一轮俄化,契机是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圆寂。他是外蒙活佛,转世制度从1614年起。圆寂后政府宣布不找新灵童,改国体成苏联卫星国。
斯大林对外蒙清洗,1936年第九世确认后,斯大林送礼,乔巴山懂是清洗KPI。1937年起大清洗,寺院毁。
去中国化后,俄化洗脑,从1938到1991年,外蒙废传统蒙文,用西里尔字母,清洗藏传佛教,把成吉思汗说成阶级敌人。民族认同瓦解,外蒙人视内蒙人抛弃传统,不是蒙古人。
![]()
这种背景下,第一阶段别说通婚,见面都可能起冲突。我前女友妈妈是苏联时期蒙古航空空姐,俄语标准,审美俄式,那时俄化深。
1991年苏联解体,外蒙从俄化转反俄。第二阶段通婚爆发,压抑民族认同释放。探亲多,婚姻增。
但第三阶段从2000年起,偏见出现,内蒙人乃至中国人被当人贩子。单向通婚,内蒙嫁外蒙可,外蒙嫁内蒙不行。政治意识形态设计参与。
![]()
为什么有这种偏见?查全国拐卖统计,跨国拐卖基本东南亚如越南,外蒙没记录。但外蒙恐惧中国拐卖,有萨满背书。
我亲历2016年分手,就因这。去年聚会确认主流认知。今年查资料,真相是历史演变。外蒙独立后政治分隔,发展道路不同。外蒙苏联支持,走俄化路,内蒙融中华文化。
政治上分,婚姻少。苏联解体后短暂通婚多,但2000年后偏见起。外蒙担心文化同化,内蒙视外蒙俄化。单向流动,女方抱怨男方不解蒙古传统,男方觉女方中国化,失蒙古本色。
![]()
进入21世纪,通婚单向趋势明显。内蒙女性嫁外蒙可,外蒙女性不愿嫁内蒙。原因包括地图偏见,外蒙人觉得中国人是拐卖惯犯,虽无实据,但流传广。
宗教如萨满强化。政治因素,意识形态设计放大猜忌。外蒙独立后成独立国,内蒙自治。两地蒙古人血脉相连,语言相近,但鲜跨国婚姻。
并非性格不合或距离远,而是历史遗留。过去草原无内外分,联姻常见。如今蒙古国总人口300万,内蒙蒙古族超400万,却少通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