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气温骤降、紫外线依旧强烈,且过敏原增多,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使得皮肤病进入高发期。了解秋季常见皮肤病的成因、症状及科学防治方法,尤其是结合特色疗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守护皮肤健康。
秋季皮肤病高发的核心原因
1、皮肤屏障受损:秋季空气湿度大幅下降,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加快,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干燥、瘙痒、脱屑等问题。
2、过敏原增多:秋季花粉(如豚草、蒿属植物花粉)、落叶、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大量存在,易诱发过敏性皮肤病;同时,秋季人们穿着的毛衣、化纤衣物增多,也可能刺激皮肤引发不适。
3、气温与紫外线影响:秋季早晚温差大,冷热交替频繁,皮肤难以适应温度变化;虽然夏季已过,但紫外线依然强烈,且皮肤在干燥状态下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易引发日光性皮炎等问题。
秋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方案
干性湿疹
干燥季节的 “皮肤杀手”
1. 症状与成因
干性湿疹又称乏脂性湿疹,常见于小腿、手臂、面部等部位,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脱屑,严重时会出现红斑、裂纹,伴随明显瘙痒,尤其在夜间瘙痒加剧,影响睡眠。其主要成因是皮肤水分流失过快、油脂分泌不足,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2. 常规防治
①保湿优先: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早晚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尤其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能更好地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碱性强的香皂、沐浴露,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②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维生素E(如坚果、牛油果)的食物,补充皮肤所需营养;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③生活护理:室内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保持在 40%-60%;穿着纯棉、宽松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避免抓挠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3. 特色疗法:中药浴 + 穴位按摩
①中药浴:取当归15g、白芍12g、生地15g、麦冬 10g、玉竹10g,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液放温后泡澡或擦拭患处,每周2-3 次。当归、白芍能养血润燥,生地、麦冬、玉竹可滋阴补水,帮助修复皮肤屏障,缓解干燥瘙痒。
②穴位按摩:每天睡前按摩血海穴(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和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宜。血海穴能补血养血,三阴交穴可滋阴润燥,通过按摩穴位调节气血,改善皮肤干燥状态。
荨麻疹
秋季高发的 “过敏反应”
1. 症状与成因
荨麻疹俗称 “风团”,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随剧烈瘙痒,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腹痛、头晕等全身症状。秋季荨麻疹多由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海鲜、坚果)、冷热刺激或感染引发,属于皮肤黏膜的暂时性炎性充血与水肿。
2. 常规防治
①规避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秋季少吃海鲜、芒果、菠萝等易过敏食物,避免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药物治疗: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较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③生活注意:避免冷热交替频繁的环境,外出时做好防护,戴口罩、帽子;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套,减少尘螨滋生。
3. 特色疗法:艾灸 + 中药外洗
①艾灸:取神阙穴(肚脐)、曲池穴(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合谷穴(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艾条温和灸,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每周2-3 次。艾灸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痒,神阙穴可调节脏腑功能,曲池穴、合谷穴能清热抗过敏,帮助缓解荨麻疹症状。
②中药外洗:取艾叶15g、防风12g、荆芥1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加水煎煮20分钟,取药液放温后清洗患处,每天1次。艾叶、防风、荆芥能祛风止痒,地肤子、白鲜皮可清热利湿,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
银屑病(牛皮癣)
秋季易加重的慢性皮肤病
1. 症状与成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秋季气候干燥、紫外线照射减少,易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其典型症状为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红斑上覆盖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淡红色薄膜,薄膜下有出血点,常见于头皮、四肢伸侧,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
2. 常规防治
①皮肤护理:选择温和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滋润,减少鳞屑脱落;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防止皮肤损伤;洗头时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抓挠头皮,防止头皮破损引发感染。
②生活调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精神因素易诱发银屑病加重);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温和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病情,但需避免暴晒。
③规范治疗:银屑病治疗需长期坚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卡泊三醇软膏)或口服药物或是生物制剂,避免盲目使用偏方,防止病情恶化。
3. 特色疗法:中药熏蒸 + 拔罐
①中药熏蒸:取苦参15g、黄柏12g、土茯苓20g、金银花15g、连翘12g,将药物打碎后放入熏蒸仪,熏蒸患处20-30分钟,每周2-3次。苦参、黄柏能清热燥湿,土茯苓、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毒,通过熏蒸让药物成分渗透皮肤,缓解炎症和瘙痒,减少鳞屑。
②拔罐:在背部膀胱经(脊柱两侧)进行走罐或留罐,走罐时在背部涂抹适量润滑油,用玻璃罐沿膀胱经来回推动,至皮肤发红为止;留罐时将罐吸附在大椎穴(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留罐10-15分钟,每周1-2 次。拔罐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脏腑功能,帮助改善银屑病症状。
秋季皮肤护理的通用建议
1、清洁适度:避免过度清洁皮肤,尤其是干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每周洗澡2-3次即可,避免频繁去角质。
2、防晒不松懈: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外出时需涂抹防晒霜(SPF30+、PA+++ 以上),每2-3小时补涂一次,同时戴帽子、打遮阳伞,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3、及时就医:若皮肤出现持续瘙痒、红斑、水疱等症状,或症状反复发作,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秋季是皮肤病的高发期,但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结合特色疗法,做好皮肤护理,就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生风险,守护皮肤健康,轻松迎接秋日时光。
供稿|皮肤科 刘光金
编辑|杨蓉
责任编辑|展光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