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些行业一听名头,很多人的脑海中第一反应是“能挣钱”,要是我能进去就好了!
然而到了如今,听到名头就嗤之以鼻的大有人在。那些吃香的“暴利”行业,在时代的大局下,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一、古玩城
徐东古玩城
十几年前,被“鉴宝节目”带火的古玩行业,声称“全民收藏”。全国有上千家古玩城拔地而起,每家古玩城又有数百个商铺和地摊,光潘家园的商户就超过4000家。
藏友的数量一度达到“8000万”,先不说古玩行的盈利能力。从侧面来说,光做仿古产业的樊家井、烟涧村等,年产值就能超过10亿元!
那些年,也见过很多地摊起家的商人,赶上了好时候,50元进货的瓷器能翻十倍、一百倍的卖出去。信任,就是从这时候崩塌的。
然后鉴宝行业与拍卖行业“添了一把火”,他们非但没有齐心协力共同抑制赝品泛滥的现状,反而添油加醋,把民间收藏彻底“污名化”。
收钱不办事,是他们最大的特征!真品故意说成假的,然后便宜买走。放任赝品泛滥,鉴定机制又僵化不得进步,民间收藏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现在就算遇到真品,买家的第一反应也是“会不会被骗”?大量古玩城倒闭,很多地摊商人改行,唯有拍卖行和民藏做了隔绝,依然“高大上”。
二、KTV
90年代KTV老照片
20多年前,多数城市夜晚的娱乐,都属于KTV。灯箱广告在街头闪烁,霓虹灯照得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同学聚会,还是公司宴请,酒过三巡之后的惯例便是去唱歌。
起源于日本,由早期的“卡拉OK”演变而来。但我们主要是看港台电影里学过来的,彼时娱乐方式甚少,纸醉金迷的KTV就是最好的消遣。
如今,曾经繁荣正悄然褪色。过去9年间,中国KTV门店数量从巅峰的12万家锐减至不足5万家,并且还在加快速度关门。
KTV衰落的本质原因是年轻消费群体娱乐观念的转变。新生代年轻人可以在家中通过手机和耳机随时随地畅享K歌乐趣,不愿为高昂的酒水与过时的点歌系统买单。
轰趴馆、卡丁车、剧本杀等新兴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更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更关键的,如果没钱就更没有去K歌的需求,很多人宁愿闷在家里打游戏。某KTV在白天时段,80%的顾客都是退休人员,人均消费仅30余元。
三、彩票店
图源网络
没想到吧,曾经声称能“躺赚”的彩票店,日子也不景气了。近一年时间就关停了2万家。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彩票销售数据显示,乐透数字型彩票销售同比下降近3%,即开型彩票销售同比下降14%。
支撑着彩票增速的主要是竞猜型彩票,因为体育赛事较多,带动了销量增长。但这类彩票与大客户机制为主,普通彩票店很难从中获益。
即开型彩票出现长期的全国性缺货,给彩票店带来经营压力。而普遍的供货短缺,让交着昂贵租金的彩票店陷入困境。
最关键的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能“中大奖”了,懂的都懂。
四、网吧
回不去的网吧
对于很多80、90后而言,网吧是属于儿时的记忆,但对于00后、10后而言,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没去过网吧。正因为如此,网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倒闭,4年倒闭5万家。
回顾网吧巅峰时期,几乎全世界都在为游戏而疯狂。尤其2003至2008年间,网吧行业的增速达到了惊人的23%,扩张速度惊人。
随着“网吧克星”的出现,一切都变了。这个克星不是笔记本或者家用电脑,而是智能手机。它不仅取代了网吧,甚至直接取代了电脑。
不管是聊天还是游戏,手机都可以完成,去网吧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现在的网吧早已变了模样,高端的一小时的价格都要十多元,单间的价格更高。只有一些“回忆党”才会组团去玩个半天,但电竞酒店又半路杀出,网吧的日子更难过了。
五、民宿
40万装修4万无人接手 图源“没想好叫什么”
火爆一时的民宿行业,如今正面临大面积亏损的局面。2024年的行业报告显示,30万家民宿企业中约80%不盈利,回本周期超过5年。
但80%以上缺乏特色,陷入“价格战”。例如阳朔超过1200家民宿中,多数仅提供基础住宿服务,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住一晚花了900多元 图源“爱吃葡萄的酒儿”
还会出现“买家秀与卖家秀”的现象,很普遍,网上拍的美图和现实不一致,价格还死贵,这让信任危机又加剧。很多人为了避免风险,干脆直接住连锁酒店。
上述行业虽然不在巅峰期了,但距离“完全消失”还远得很。都在努力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寻找自己在新时代的位置。
也许它们不会再回到曾经的辉煌,但可能会以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