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搞钱基地测评)
转自:搞钱基地测评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当汾酒交出半年营收239.6亿元、净利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是5.35%和1.13%的成绩单的时候,外界习惯性地用“稳“字来概括这家白酒巨头的上半年表现。
但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减少100多家、利润同比下滑10.93%的大环境下,汾酒这份“双增长“的业绩,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战略突破的锋芒,而非简单的平稳延续。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近些年汾酒以“八大纲领”为框架,用“全国化2.0”战略打破区域桎梏,凭“极致酿造”坚守品质根基,靠“文化赋能”重塑品牌价值,构建起一套穿越周期、独树一帜的增长体系。
业绩背后的结构性突破: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接近240亿元的半年营收背后,是汾酒在产品、市场、渠道三个维度的系统性突破。
从产品结构看,核心的汾酒系列实现销售收入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8%。其中,中高价酒持续扮演增长引擎角色。这种结构性优化并非偶然,而是汾酒“产品金字塔”( 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战略的必然结果:以青花汾酒30复兴版稳固高端市场,青花20系列拉升腰部力量,玻汾守住大众基本盘,形成兼具进攻性与防御力的产品矩阵。
汾酒虽然是清香龙头,但全国市场空间仍很大,因此其市场布局的突破更具标志性意义。上半年,汾酒省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51.43亿元,同比增长6.15%,收入占比提升至63.42%,较2024年进一步扩大。这一数据印证了汾酒“一轮红日、五星灿烂、清香天下”全国化2.0战略的成效,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彻底打破了“山西酒难出太行山”的传统认知。
在省内市场保持4.04%稳健增长的同时,省外市场的加速拓展使汾酒真正成为全国性品牌,这与行业整体“渠道库存高企、价格倒挂加剧”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上半年,渠道创新为汾酒业绩双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汾酒持续优化“汾享礼遇”模式,通过经销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精准覆盖,电商渠道延续强势表现,在618等节点保持各大平台销售榜首地位。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网络,不仅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更强化了价格管控能力,保持健康的动销节奏。
汾酒的“破局式稳进”哲学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和跟踪调研,自2022年5月19日汾酒提出“复兴纲领”后,便彰显出清晰战略定力与变革勇气。其以2022 - 2024年为发展转型与管理升级期,2025 - 2030年为成果巩固与要素调整期,规避了战略摇摆导致的资源浪费。
汾酒复兴的第一阶段(2022-2024年),山西汾酒这三年分别营收262.14亿元、319.28亿元、360.11亿元,完成从200亿元到300亿元的跨越;净利润分别为80.96亿元、104.38亿元、122.43亿元,完成百亿净利润的突破,成功跻身A股白酒股TOP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汾酒复兴第二阶段的起步之年。
在此前召开的2024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曾用“一条政策、两个统筹、三个重点、五个要求”擘画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的新蓝图、新愿景。(一条政策:稳健压倒一切;两个统筹:统筹市场线、统筹产品线;三个重点:打造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五个要求: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革新、自我进化、自我超越)
今年2月11日,汾酒在汾酒集团五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四届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的目标:全要素、高质量、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有两个地方尤其值得关注:1,又好又快,而非又快又好。可见,现阶段,汾酒更重视发展质量,而非盲目追求发展速度;2,“扎根”第一方阵,为全面复兴做准备。汾酒打江山不易,只有守得住江山,才有可能长久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为此,上半年,汾酒苦练内功。
生产端,汾酒推动构建“汾酒复兴大生产体系”,将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通过开展“生产大讨论”、纵深推进“极致酿造”、强化“产供销研”四端协同,实现了从“单兵打仗”向“协同作战”的转变。这种体系化建设使汾酒在品质上持续精进,为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解释了为何在消费理性化趋势下,汾酒仍能保持76%以上的高毛利率。
文化赋能是汾酒战略布局的另一亮点。上半年,汾酒深刻把握白酒消费从功能型向情感型转变的趋势,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汾酒的千年酿造历史转化为品牌竞争力。这种文化战略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更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培育了认同感,为 “年轻化1.0”战略落地铺平了道路。在2025年行业价格带向100-300元下沉的背景下,汾酒通过文化赋能维持了产品的价值感,避免了陷入低价竞争陷阱。
面对行业周期波动,汾酒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平衡艺术。当2024年四季度行业出现调整信号时,汾酒果断采取控货挺价策略,虽导致单季度收入短期下滑,但保障了渠道健康和价格体系稳定。
食悟认为,这种“短期让利换长期发展”的决策,体现了汾酒团队对行业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战略耐心,为2025年上半年的逆势增长奠定了基础。
汾酒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
汾酒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为深度调整期的白酒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增长范式。
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汾酒证明区域名酒完全可以通过精准战略突破实现全国化跃迁。数据显示,汾酒省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6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3.42%,印证了“环山西区域之外市场占比达60%”的全国化2.0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这种突破的关键在于聚焦长江以南核心市场,优化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市场战略方案,而非平均用力。
在酱香热退潮后,清香龙头汾酒抓住消费多元化机遇,通过品质升级和文化传播,推动清香型白酒重回主流赛道。数据显示,汾酒中高价酒收入占比超过七成,打破了清香型白酒“大众酒”的刻板印象,证明不同香型均可通过价值提升实现结构升级。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汾酒的这种品类复兴路径为全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存量竞争时代,品类创新与价值重构比简单的规模扩张更具可持续性。
在增长动力方面,汾酒验证了“品质+文化+渠道”三驱动模式的有效性。汾酒强调“始终把提升产品品质作为核心任务”,通过生产体系升级夯实品质根基;用“中国酒魂”文化IP增强情感连接;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渠道效率。这种全方位发力使汾酒在行业利润下滑10.93%的情况下,仍实现半年净利润85.05亿元,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食悟的专业研究,汾酒的案例还颠覆了“稳与进”的二元对立认知。汾酒提出的“稳健压倒一切”并非简单的平衡术,而是一种动态管理艺术:在战略方向上保持 “进”的锐气,推动全国化和高端化突破;在运营执行上保持“稳”的定力,确保品质稳定和渠道健康。这种辩证思维使汾酒既能抓住行业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能抵御周期波动保持持续增长。
结语:
站在2025年这个汾酒复兴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239.64亿元的半年营收只是新征程的起点。汾酒构建的全要素高质量发展体系,不仅让汾酒稳居行业前三,更重新定义了中国白酒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
当行业还在讨论“稳”与“进”的选择时,汾酒已经用实践证明:真正的战略定力,是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持续突破边界;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是让每一分增长都充满战略含金量。
这或许就是汾酒半年报给行业最深刻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