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生动展现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记录医者仁心,传递行业温度,增进医患互信,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8月25日起,“健康肥城”微信公众号开设“医生手记”专栏,将陆续刊登各医疗卫生单位一线医生撰写的原创文章,聆听他们的暖心故事与心路历程,见证医患双向奔赴的温暖时刻,感受医者仁心的蓬勃力量!
我是一名针灸大夫,从2016年工作至今已有9年光阴。这九年来,我从市医院到基层卫生院,从见血见伤痛会共情落泪的小姑娘,到现在直面针刀治疗的医生,从见到人类解剖标本会打寒颤的胆小鬼,到现在泡在解剖室5天4夜只为理清肌肉走向的求学者,时光之刀终究是将我雕刻的近乎我心中理想的样子了。对于我而言,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疾病的痛楚,带去精神的慰藉,便是我存在的价值了。
我治疗过颅脑外伤一岁的半身不遂小朋友,也治疗过因为车祸导致截瘫的哺乳期妈妈,还治疗过为躲避行人而终生截瘫的家庭支柱,更治疗过脑梗死导致吞咽困难无法说话的瘦骨嶙峋的70多岁老人。每当遇见这种病人,我的心里就像装满了石头,沉甸甸的,压力大的喘不过气来。他们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啊,他们在各自的家庭里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啊。身为医生,我深知全面康复所要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会因为愧疚自己没有更快一步的解决方法,而陷入翻来覆去的彻夜反省与不安。可是情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行动才会!因为愧疚,我不敢停止前进的脚步,翻阅了一部又一部的针灸名籍,换了一种又一种的针刺手法,看了一段又一段的名老中医大家的教学视频,所幸我最终迎来了属于我自己的阶段性胜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一岁小朋友用患肢拿起了棒棒糖,当哺乳期妈妈自己上下轮椅,扔掉拐杖,当家庭支柱对我伸出了大拇指,当70多岁老人长出血肉,对我说出了谢谢,我心里的石头才悄悄的落了地。此刻生命之花彻底绽放出了属于他们的精彩,他们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我想这便是我的价值。
如果为病人摆脱病痛是我的价值,我想我以一盏小小路灯的姿态,为病人带去希望的光明也是我的价值。第一次见小王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精神小伙,一头金黄的头发,歪着头叼着烟卷,斜靠在门口,划拉着手机头也不抬的和我讲,“我这个脖子疼死了,快给我治治。”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他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本该读书的年纪,却有不属于这个年纪的颈椎病。一问才知道,他除了通宵打游戏就是玩儿手机,父母离异没有人管,只和奶奶相依为命,没有正经工作,就在社会闲逛。治疗期间我发现他本性不坏,只是,很缺乏家庭关爱,如果在社会呆久了,可能会染上不好的生活习惯,那这个孩子这一生就会过得乱七八糟了,他需要一个人帮他认清现实,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所以治疗结束后,我总会以关心他奶奶的身体为借口,去他家里坐一坐,就这样渐渐地建立起了信任。所以我开始劝他上学,希望他规划自己的未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虽然没有再次踏入校门,却也学会了修理汽车的手艺,他不再执着于金黄的头发,也不再执着于花里胡哨的衣服,关键的是他会自信的盯着别人的眼睛讲话了,他的人生也算是柳暗花明了吧。我问他是否喜欢现在的生活,他说他乐在其中。非常感谢我治好了他的脖子,平时也在按我说的锻炼,奶奶现在也不再唠叨他了,他觉得原来没人爱并不可怕,长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自暴自弃不爱自己,可怕的是没有长成更好的大人,他现在有能力支撑起一个家了。我欣慰于这个小朋友没有沾染不良习惯,也觉得身为医生,除了救死扶伤,也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带去生活的希望的。所以,不要不作为,大胆去参与。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底色,抚平心灵伤痛是医生的闪光点,走进病人心里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医生的至高理想!我找到了我的价值,距离我的心中理想又近一步。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成长为心中更理想的样子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