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卡在分公司这里的欠款,法院短短几天就帮我们追回来了,企业资金链总算活过来了!”拿到执行款的桃源县园区企业负责人难掩激动。近日,桃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依法追加总公司为被执行人,成功破解分公司 “无财产可供执行”困局,不仅为申请执行企业纾困解难,更以典型案例明晰法律边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
案件困局:分公司无财产,企业权益悬而未决
2025年,桃源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件,被执行人为某公司设立的分公司。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迅速展开财产调查,却发现该分公司名下无银行存款、无不动产、无生产设备,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面对申请执行人的多次催问,分公司负责人始终以 “经营困难、无力支付” 为由推诿,案件执行陷入停滞。
而申请执行人作为桃源县本地园区企业,这笔被拖欠的款项正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救命钱”。因债权长期无法兑现,企业原材料采购受阻,生产计划停滞,资金链濒临断裂,30 余名员工工资发放也面临压力,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
司法破局:追加总公司,执行威慑促履责
“不能让胜诉权益变成‘法律白条’,更不能让企业因执行梗阻陷入生存危机!”面对困局,桃源法院执行局迅速启动案情研判机制。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向申请执行人释明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当分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申请执行人可依法申请追加总公司为被执行人。
在申请执行人提交书面申请后,执行法院经严格审查,确认分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且总公司与分公司存在法律上的隶属关系,依法裁定追加该分公司所属的总公司为本案被执行人。
裁定生效后,执行干警立即对总公司财产展开全方位查控,很快查明其名下有多个银行账户,资金充裕,完全具备履行能力。执行法院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冻结总公司名下足额银行存款,并及时约谈其法定代表人,明确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 不仅账户将持续冻结,还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总公司的招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产生严重影响。
强大的执行威慑下,总公司法定代表人当天便主动联系法院,承认分公司债务并表达履行意愿。次日,总公司便将分公司所欠的全部款项足额汇入法院执行款专户,案件顺利执结。拿到执行款的申请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企业运转重回正轨。
以案释法:明权责护诚信,优化营商环境
“追加总公司为被执行人,既是法律规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市场主体‘权责一致’原则的刚性保障。” 桃源县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婉表示,总公司在通过分公司拓展市场、获取经营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对分公司的管理责任和债务清偿责任,这既是维护市场交易安全的底线,也是保障契约精神的基石。
此案的成功执结,为破解 “分公司执行难” 提供了清晰指引:当分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时,通过追加总公司为被执行人,可有效打通执行梗阻,让胜诉权益落到实处。这一举措不仅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更向市场传递了 “守法诚信者畅行无阻,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的司法导向,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司法保障。
下一步,桃源县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针对涉企执行案件建立 “绿色通道”,重点破解分公司、关联企业等主体引发的执行难题,通过精准施策、刚柔并济的执行措施,切实提升执行质效,以司法护航之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法治阳光下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魏稼 陈诗婷 伍梦霞
编辑:邱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