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品牌商已逐步从自建仓储体系转向将相关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云仓。物流云仓通过将仓储资源、运营流程和信息技术以 “云服务” 形式共享给多家品牌商,助力客户获得更具弹性、效率及成本优势的仓配一体解决方案。
然而,云仓的高效运作离不开数据与流程的精准协同。其普遍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同时为多个货主高效管理库存、处理来自不同平台的订单、优化复杂的仓内作业流程。这些需求,使得WMS仓库管理软件从后台支持工具发展成为云仓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工具。
一、 明确自身需求与定位:系统选型的基础
在接触服务商前,建议先对企业自身情况做一个梳理,可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业务规模与类型:主要服务哪些行业?是B2B、B2C还是全渠道?日均/峰值订单量多少?SKU数量及特性如何?
待改进环节:当前仓储运营中哪些环节有待提升?是拣货效率、库存准确性,还是应对订单波峰的能力或客户个性化需求?
预算范围:计划投入多少?
二、 评估WMS仓储管理系统的5个主要方面
结合自身需求,可重点从以下五个维度对WMS系统进行评估:
1. 功能与技术适用性
基础功能:如库存管理(多货主、多仓位、批次等)、订单处理(支持波次、边拣边分等多种策略)、出入库管理、复核打包、数据报表(KPI考核)等。
集成与扩展能力:是否支持API对接(与ERP、TMS等系统的连接)?是否支持PDA作业?是否支持与自动化设备配合使用?
2. 系统稳定与安全性
系统架构:是什么技术架构?需关注服务商的服务器稳定性、数据备份机制及访问流畅性。
数据安全:是否有权限管理机制实现不同货主数据隔离?服务商是否有安全认证?
3. 成本与费用构成
本地化部署:一般包含软件许可和硬件采购成本,更适合大型企业,有技术团队支持。
SaaS订阅费用:SaaS WMS更适合中小企业,多是按年租用,需了解具体计费项,注意是否有额外费用。
实施与维护成本:包括系统上线前的咨询、培训、定制费用,以及每年的维护服务费用。
4. 服务商专业性与服务支持
行业经验:服务商是否熟悉物流云仓业务?是否有类似规模和业态的成功案例?可否提供案例参考或客户反馈?
技术支持:是否有专业实施团队?响应是否及时?是否提供7x24服务?修复问题和系统更新的周期如何?
5. 系统灵活与可扩展性
可配置性:能否按不同客户业务规则(打包、发货等)灵活配置,少用或不用二次开发?
可扩展性:业务增长后,系统能否支持平滑扩容和功能扩展?
本文章图片来源自unsplash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