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陕西作家群是有着独到历史地位的。其中,柳青可以作为代表人物之一。
这次我们到陕西吴堡县旅游,便特意来参观了有“陕西文学第一村”之誉的柳青文化园。
西安人,尤其是老一辈的西安人对柳青应该都不陌生。即使你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多多少少听过他的名字。
1952年5月~1966年12月,柳青在西安长安区(当时的长安县)工作生活了14年,曾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工作。1953年3月,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保留常委职务,开始定居王曲公社皇甫村,专门从事长篇小说《创业史》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如今,西安还保留住许多和柳青相关的印记,柳青墓、柳青广场、柳青文学馆、柳青纪念馆等等。
柳青文化园位于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这里是柳青出生的地方。
2020年10月,围绕柳青故居打造的总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的柳青文化园正式开园。如今,这里免费对游客开放。
抵达柳青文化园,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面“文学之门”。这是由柳青多部经典作品摆成的繁写汉字“門”的造型,每一册说中都凝练出了一句标志性的语录。
比如《创业史》中的这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穿过“文学之门”,右侧是一排“作家墙”。墙上展示了柯仲平、丁玲、马健翎、胡采、柳青、杜鹏程等41位作家,他们皆是陕北籍或在陕北工作生活过的著名作家,是陕西文学的崇高丰碑。
往上走几步,左手边便是柳青文学馆,这也是柳青文化园中最精华的部分。
柳青文学馆共有7孔窑洞,馆内陈列着从全国各地抢救性收集回来的柳青从学生时代,延安参加革命,长安生活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版本《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等图书、稿费单、签名本、连环画、影视等等资料1000余本。
我还找到了这个:作家陈忠实在南泥湾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时私藏的《创业史》的图书,上面还有他本人的签名。
这本图书现在也是柳青文化园的镇馆之宝之一。
很巧的是,来吴堡旅行之前,我开始重读陈忠实的散文集《白墙无字》(之前朋友送我了一本陈忠实的签名版,很珍贵),其中就有一篇《我读<创业史>》的文章。
里面讲到了他儿时如何省吃俭用攒钱买书的事儿,没想到,这趟旅行竟然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两位文学巨擘见面,神了!
绕过柳青文学馆往坡上走,就是柳青故居。石碑上“柳青故居”这几个字是贾平凹写的。
1916年,柳青就出生在这处院落,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如今,这处窑洞院落内依然有柳青后人居住着。
除了柳青相关,文化园内还建设了陕西作家馆、榆林作家馆、陕西作家手稿书信馆等,收藏展示了500多位陕西作家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出版的各种版本图书1.4万余册,这些珍贵的资料,全面展现了文学陕西发展历程的轨迹。
还有就是,柳青文化园真的蛮出片儿的!黄土窑洞原汁原味,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如果你来吴堡,除了黄河沿线的景观,这处人文景观也可以来逛逛!
最后说一些旅游实用信息,想来的朋友可以参考:
坐标:陕西榆林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柳青文化园
门票:免费
周边:张家山镇是吴堡著名的“挂面村”(就是那个上过舌尖中国的挂面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手工空心挂面。如果要看空心挂面的制作场面,可以来逛逛。距离寺沟村不远,还有个中国传统村落沙坪上村,可以顺便游览。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