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便是教师节。
在知识可以通过点击获取的时代,“师者”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提醒着我们,或许不只是对传道授业者的感恩,更是对一种即将消逝的传承方式的注视——那种手把手、心传心的技艺授受,那种在漫长岁月里通过重复、修正与领悟才能获得的“手感”与“匠心”。
![]()
谢师宴现场
![]()
教师节来临之际,在佛山柏林艺术馆内,一场以“薪火相传、尊师重道”为主题的谢师活动在此温情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石湾陶塑技艺”传承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技艺”传承人潘柏林与众弟子齐聚,以茶敬师、以陶传情,不仅再现了传统师道礼仪,更在浓浓师徒氛围中,揭幕了一件意味深长的大师新作——《老少平安》。
![]()
潘大师与最新作品《老少平安》
这件陶塑作品,以老少人物为题材,造型细腻生动,情感饱满悠长。老人慈祥、孩童天真,彼此相依的姿态勾勒出和谐与安宁的生活愿景。蒲扇、衣纹等细节处理古朴典雅,整体既延续了石湾公仔写实传神的传统,又注入了现代审美意趣,堪称潘柏林近年来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代表之作。
而《老少平安》所传递的,不仅是艺术上的精湛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延续与守护。正如潘柏林在谢师宴上所言,“师道,是技艺传承的根本,更是文化血脉的相连。”这场谢师,既是对前辈宗师的致敬,也是对后辈的勉励。
![]()
柏林艺术馆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任坡华讲解馆内陶塑藏品
![]()
![]()
也正是怀着这样的使命,潘柏林陶塑的脚步并未停歇。金秋10月,其艺术生涯的精华将汇聚于深圳,在南山漫谷·同构艺术空间隆重推出“‘妙手神韵’——2025潘柏林陶塑作品全国巡回展·深圳站”。
展览将呈现潘柏林从艺数十载的经典力作与近年新创,涵盖人物、民俗、宗教与文化等多个系列。观众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欣赏潘大师的陶塑原作,更有机会在现场体验陶塑创作。透过这些作品,可见证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何将石湾陶塑的传统语言进行现代表达,如何在泥土与火焰之间寄托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
![]()
![]()
潘大师部分陶塑作品
深圳作为创新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前沿城市,是巡回展的首站。南山漫谷·同构艺术空间秉持推动当代艺术与民间工艺对话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既能展示陶塑技艺之美、又能引发公众对非遗当代价值思考的平台。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艺术对话。潘柏林以其“妙手神韵”,延续的不仅是石湾陶火的温度,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与自觉。更惊喜的是,该展将互动、体验与潮玩融为一体,你会看到千年陶塑技艺在当代的新生。
十月,让我们走进南山漫谷,在陶塑的方寸之间,致敬大师,相约非遗,共同见证一段薪火相传的故事。
· The end ·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部分图源网络,如侵告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