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苹果一直在不断推进产能外迁,目标是将40%-50%的iPhone组装产能放在印度。作为苹果御用代工厂的富士康自然积极配合,在印度多地建了多个组装厂。
据相关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富士康在印度制造的iPhone产能占到苹果全球产能的15%左右。然而,近日有消息显示,富士康印度连续损失,情况变得有些尴尬了。
富士康之所以积极响应苹果的号召,主要还是想获得更多的苹果订单,争取在印度本土也成为苹果最大的iPhone。毕竟作为组装代工厂商,富士康非常依赖苹果订单。
然而,把组装产线迁到印度,苹果依然只需要负责设计和提供相关配件,给富士康订单就行了,而富士康却需要付出更多,包括提前去印度投资建厂、聘请当地员工等。
关键还需要对当地员工进行系列培训,还需要从大陆工厂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去协助。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目前在全球的iPhone销售总量基本稳定,所以组装产能的总量整体变化也不大。那么,苹果要向印度转移产能的话,必然要减少大陆工厂的产能。
这样的话,富士康就不得不停止部分大陆工厂的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损失。
然而,富士康似乎不太在乎,一点也不考虑自己能够崛起依赖的是什么。据说,创始人郭台铭曾扬言,富士康有能力一夜之间撤出大陆,在大陆建厂就是给他们赏饭吃。
要知道,富士康能够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电子组装代工厂,完全是因为来大陆建厂,当地政府给予了富士康购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甚至在招工上都提供很多便利。
正是因为在大陆发展了起来,富士康才能够获得苹果的青睐,成为苹果的御用代工厂。
不过,富士康只认苹果这个金主,为继续获得苹果更多订单,即使苹果向外转移产能都积极配合,甚至不惜关停部分大陆工厂,也要向印度转移大量iPhone组装产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我们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富士康发现印度等地的劳动力更加便宜,像极了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子,想在印度再吃一波红利。
在苹果和富士康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印度组装生产iPhone的产能迅速提升。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印度已经超过我们大陆成为美市场智能手机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据相关统计显示,二季度印度制造智能手机占美进口总量的44%,去年同期仅13%。
对于这个结果,印度政府方面非常兴奋,觉得这是印度制造开始崛起了。然而,对于富士康来讲,情况却有点尴尬,因为有媒体表示,富士康印度近两年亏损17亿美元。
也就是说,富士康跑到印度帮苹果造手机,没赚钱不说,竟然还亏损约120亿人民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印度劳动力不是更便宜吗?实际上,尽管印度劳动力相对廉价,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即使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还需要从大陆厂调技术指导。
关键是,连苹果技术培训人员都不得不承认,印度工厂员工的素质提升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再加上印度环境不好,经常出现工人罢工、工厂起火、打砸抢、卫生等事件。
这直接推升了印度工厂的成本,生产效率不高、良率也不上来,实际上成本反而更高。
更为让富士康难受的是,印度配套产业链不完善,连基本的电力都无法保障,用电高峰时还会被限电,并且绝大部分配件还要从大陆进口,算下来比大陆厂成本还要高。
对此,有外媒直接评价道,富士康如今的情况尴尬了!本想跟着苹果去印度,能够再吃上一波红利,没想到反而出现了亏损,难怪纬创宣布退出印度,现在后悔也晚了。
大陆方面具备的优势,工人素质较高、产业链配套完善等,其实正是富士康成功的重要原因,但你执意要外迁,大陆工厂自然就迅速进行替代了,现在想回来也不行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一向对外资企业进行割韭菜,恐怕接下来富士康也不会例外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