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第八届浙江慈善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省委书记王浩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省长刘捷主持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勇教授思想策源、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首创并落地践行的“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项目,荣获第八届“浙江慈善奖”(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项目作为优秀案例编入大会会议材料《浙江慈善案例汇编》。
![]()
“浙江慈善奖”是浙江省政府主办的慈善领域最高奖项,始创于2006年,每三年评选一届,截至2025年已举办八届。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氛围,省政府决定授予132个单位、个人和项目第八届“浙江慈善奖”。
大会材料《慈善的力量—浙江慈善案例汇编》对项目的评价:“这是一个携手政府和金融机构,串起社会财富与艺术教育,共同搭建起一个政府赋能、企业参与、金融机构支持、教育基金会运作的多元共益生态,从而创新了一条具有中国美术学院特色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创新发展之路!”
![]()
![]()
“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项目为省内高校教育基金会首获此项殊荣。该项目名称引自费孝通先生1990年提出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勇教授思想策源、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发起,精准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和浙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部署,围绕“美美与共、共同富裕、财富向善、金融助善”总体目标,构建政府赋能,企业、金融、教育等多主体参与,通过国内首创“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双轨模式,构建慈善共益新生态,高质践行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国美之路。
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2025年,浙江省民政厅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省两会”提出的《关于推广“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模式引导社会慈善资源推动我省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嘉66号)作出正式答复(浙民提〔2025〕21号),肯定了该平台对于完善慈善资源配置体系、推动文化教育类组织发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明确表示将积极研究并推广该平台模式,支持其成为浙江省文化教育事业慈善支持的主要创新载体之一。
![]()
政策引领是保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为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关于三次分配与公益慈善的深刻阐述,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第三十四条则强调“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作用,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投入和捐赠教育。”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文件也明确“支持高校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发挥对接和帮扶作用”。
区域发展是驱动。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承担着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重要使命。浙商拥有的不仅是资本,更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尤其在投身文化教育事业方面成效显著。居于“两个文明”建设交汇点的文教事业,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是促进“精神富足”的根本途径和赋能“物质富裕”的强劲引擎,也是推动“社会和谐”与“成果共享”的润滑剂。
实践先行是深耕。2024年2月27日,“美美与共·国美”慈善信托正式成立,标志“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项目这一创新慈善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完成全流程闭环。首期“家族信托”规模达10亿元,捐赠周期长达100年,成为全国货币资产规模最大的支持高等艺术教育的慈善信托项目之一,在此要特别感谢浙商张女士对文化教育事业与学院基金会的无私奉献。这张多维覆盖的公益网络不仅是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教育共富目标的坚实迈进。
![]()
![]()
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美术学院特色的基金会发展之路。浙江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支持和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的长远发展,依托中国美院全球地位和社会影响等独有禀赋,创新出一条具有国美特色的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之路,“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项目便由此诞生。卢勇教授视野卓越,注重靶向施策,通过机制创新优势,实现社会效益与个人意愿的平衡;融汇资源撬动优势,有效形成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合力;借助可持续性优势,克服传统捐赠可能存在的短期性、随意性问题;依靠专业精准优势,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精准投向文化教育前沿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是一场关于“如何让财富更有温度”的社会实验。通过极具想象力的运行机制,企业家不再是简单的捐赠者,而是百年艺术事业的共建人。他们将个人情怀、家族使命与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真正搭建起企业家参与浙江共同富裕建设的坚实桥梁。这份“浙江样板”是一次财富向善、金融助善的生动实践,是文化力量与金融智慧的美妙融合。它证明,通过机制创新,社会善意可以被有效引导和撬动,转化为支持教育事业和共同富裕战略的磅礴动能。
这是一个汇聚政府、院校与社会各资源的生态系统。项目着力共建共享,集高校之力、开社会之源。共建政府赋能、企业参与、金融机构支持、教育基金会运作的多元共益生态,实现“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学科、项目带动基金会,助力文艺教育从“小众之美”走向“大众共美”,开启教育共富新篇章。这颗镶嵌在艺术与金融交汇处的明珠已将社会财富与文艺教育串珠成链。
这是一场关于美、共益与善的伟大实践和未来承诺。项目改一般性捐赠模式为全民长期共同参加的共富行动,面向全国提供了一个鲜活可鉴的文教公益金融样本,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强劲动能,对慈善信托制度优势解读、知识普及、优秀案例宣传推广,以及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度的提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夯实共同富裕的人文根基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因为实施高质量的文教供给,不仅是实现精神富裕的主要通道,也是投身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渠道,更是落实党中央文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第八届“浙江慈善奖”的获得,使“美美与共·国美共益平台”成为文教与慈善有机融合的全国典范,以及浙江省探索慈善信托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样板。
![]()
![]()
王冬龄先生为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题:“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
卢勇教授在就任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之初谈及理想和愿景时说:
我任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之职,若能在任期内卓有成效推动基金会发展、汇聚更多资源,我心怀如此理想和愿景:
一为学校争夺学术话语权,奠定我院于世界学林之崇高地位,捍卫求真探索之学术自由;
二为学院培植一方孕育大师的深厚土壤,筑就人才辈出之基石;
三为全院凝聚归属与热忱,塑造亲和向心之形象,令每位学子与校友皆怀赤子之心,以院为家。此乃我履职之圭臬,亦为基金会汇聚资源、戮力前行之根本方向。
文 字|邹 萍
来 源|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
编 辑|陈舒婷
责 编|刘 杨 王怡航
审 核|徐 元 卢 勇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