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关系中,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备受关注。据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超过七成日本人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这种“极度恐惧”远超其对美国或俄罗斯的警惕。
日本对中国的恐惧,首先源于深刻的历史纠葛。二战期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投降的十四年间,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了南京大屠杀、华北“三光政策”、东北731部队活体细菌实验等无数暴行。尽管日本教科书对这些历史轻描淡写,右翼势力甚至试图淡化否认,但历史的伤痕无法抹去。日本政府2025年还试图通过外交渠道阻挠各国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一行为暴露了其历史逃避心态,也加深了日本内心的“负罪恐惧”,他们担心随着中国的强大,会清算历史旧账。
文化层面的焦虑也是日本恐惧中国的重要原因。日本深知中国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最终都融入了汉族文化。一些日本人担心,随着中国影响力持续扩大,日本文化会不会也被“消化”。日本在身份认同上存在深层矛盾,它既无法完全融入西方圈层,又无法摆脱自身作为中华文化圈一员的宿命。历史上,日本从中国学习了汉字、佛教和儒家文化,如今角色反转,这种文化焦虑愈发强烈。此外,现代日本社会高度个人主义,珍视生命,反战情绪浓厚,加上战后宪法第九条限制军力发展,老龄化严重和年轻人比例下降,日本社会意识到自己经不起冲突折腾,这也加剧了对中国的文化恐惧。
在现实层面,日本对中国的恐惧体现在安全担忧上。日本媒体对中国军演、东海舰艇巡航和领空飞机接近的报道,总能在日本民众中引发热议,他们觉得中国军力增长直接冲着日本来。这种安全担忧与历史负罪感、文化焦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存在危机。
日本对中国的恐惧还明显体现在其外交政策上。日本加强日美同盟,推动印太战略,参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都是为了平衡中国影响力。安倍晋三在位期间多次强调警惕中国军力扩张,推动修改宪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的防卫预算连续11年增长,2025年度达5.5万亿日元,重点投向“战斧”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作战系统等领域,这种军事投入与其渲染的“中国威胁论”形成逻辑闭环,暴露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推动修宪的企图。
据2024年的调查显示,高达84.7%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这种普遍存在的恐华心态短期内难以改变,它将持续影响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
日本对中国的“极度恐惧”,源于其自知小国定位,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无力感。这是一种担心被彻底改变或吞没的深层焦虑。然而,唯有正视历史,才能赢得尊重;只有真诚悔罪,才能重建信任。希望日本能够放弃逃避心态,端正历史认知,如此才能真正取信于亚洲邻国,实现真正的和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