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最出名的并不是我们一直说的“军刀”或者“手表”,而是瑞士永久中立国的身份,要知道,永久中立国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你要做出表率,要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义务,这种义务并不随形势而发生变化,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都需要遵守。当然,获得永久中立国身份的瑞士,也是拥有其特殊地位的。
早在1815年3月20日,包括英,法,俄在内的多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共同承认并担保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可能那个时候俄罗斯也想不到,瑞士享受着永久中立国带来的好处,却在俄乌冲突给俄罗斯“下绊子”。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当时俄罗斯也不会给瑞士担保永久中立国的地位。要是以俄罗斯的视角来看,这不是纯纯白眼狼吗?
当然,我们闲话少叙,还是接着永久中立国的话题来讨论,在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后,包括比利时以及卢森堡都先后成为永久中立国,只不过后续都放弃了中立国地位。
算来算去,瑞士一直坚持永久中立国地位也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说一直以来,各国对于瑞士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要说永久中立国地位给瑞士带来了什么?那自然是全世界富豪的信任,在这些富豪们看来,瑞士代表着的就是安全,这么多年过去了,瑞士也自然成为了给富豪们保管资金的“大管家”了。
数额庞大的账面资金也给瑞士带来巨大的利润,瑞士相当于坐在钱堆上过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可瑞士真的明白自己依靠的是什么吗?
以前人们觉得瑞士活的非常明白,不然的话也不会保持百年永久中立国地位。可以这样说,瑞士能有如今的发展成果和其永久中立国地位有着密切关系,甚至于可以说是其国家之基。
可是,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这一切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瑞士的一些言论以及举动让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画上了一个问号,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动摇国本”。
恐怕现在瑞士政府早就已经后悔了,可瑞士的招牌也被砸的差不多了。
要知道,当瑞士做出有偏向性选择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很难把它在当做中立国看待,即便它在法理上仍然是永久中立国。
像俄罗斯直接就表示:俄罗斯不再认为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因为它加入了西方对于俄罗斯的非法制裁。先不说俄乌冲突的对与错,难道瑞士真的忘了自己永久中立国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吗?
既然瑞士不愿意回想,那么现实会给瑞士沉重的打击。要知道,当初瑞士准备跟着美国他们干,也没想到自己转头会收到美国送来的“大礼”—特朗普送来的关税。
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欺负盟友是常态。而瑞士虽然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密切,再加上在俄乌冲突中的“亮眼表现”,瑞士应该也可以也可以算作美国盟友。
既然如此,特朗普又怎么可能放过瑞士呢?39%新关税就是特朗普给瑞士最诚挚的“见面礼”。
即便瑞士百般努力,也并没有改变这一决定。既然改变不了瑞士,难道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美国进行关税反制?展现一下瑞士的傲骨吗?
还真不能,要知道,瑞士的经济构成单一,主要依靠贸易,对美贸易则是瑞士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根据分析,瑞士是欧洲国家当中对美出口依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
可想而知,特朗普的关税给瑞士带来了多大的伤害。要知道,为了维持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瑞士没少下功夫。
这些年来,瑞士对美国的累计投资额已经突破3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相当恐怖的,要知道,把法国、英国的在美投资额捆一块都不如瑞士,可想而知,瑞士给美国创造了多少岗位。但现在美国说翻脸就翻脸,这是瑞士没有想到的。
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特朗普的关税冲击看似严重,最多也就是减少对美市场份额,凑合凑合还能过日子。
但中立国身份被质疑,给瑞士造成的影响是致命的,即便瑞士政府百般解释也难以打消质疑,瑞士银行收购瑞士信贷就是最好的证明。
瑞士信贷丑闻缠身,存款大幅度流失已经成为了常态,持续高强度的客户资金流失,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瑞士信贷破产。
没办法,瑞士政府出手强行撮合这场交易,以此来保证瑞士信贷还能够继续存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也能看出来,瑞士在俄乌冲突中所受到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于乌克兰的,相当于把自己的百年积攒的信誉毁于一旦。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在俄乌冲突中,第一个倒下的居然是百年瑞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