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管王腾因泄密被辞退,冲上热搜!敲响科技圈警钟!
2025年9月8日,科技圈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内部邮件,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小米辞退。
当晚,王腾在微博回应,称很惭愧,接受该有的代价,感谢雷总和公司培养。
公开资料显示,王腾于2016年加入小米,在小米发展历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刚加入小米时,他从产品岗切入核心业务。
2020年3月,他迎来职业转折点,调任REDMI产品总监。当时的REDMI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王腾主导开发的Redmi K40系列堪称现象级产品。
该系列凭借“旗舰配置+中端价格”的极致性价比策略,在中端及次旗舰市场大获成功,全球销量突破1500万台,被网友称为“2020年最香中端机”。
这一成功,不仅巩固了Redmi在中端手机领域的地位,也让王腾在小米内部崭露头角。
此后,王腾的职业发展一路“开挂”。
2021年11月,他轮岗到小米河南分公司任职,从线上产品规划走向线下区域实战,完成从“产品设计者”到“市场操盘手”的转型。
2023年8月,王腾结束轮岗回到小米北京总部,9月担任REDMI品牌发言人、REDMI市场部总经理,推动品牌年轻化战略。
2024年,他更是迎来职业生涯“高光时刻”,2月接替卢伟冰出任Redmi品牌总经理,5月兼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12月晋升为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同时保留Redmi品牌总经理职位,成为小米手机业务仅次于卢伟冰的关键人物,职级达到中层管理干部最高的21级 。
但如今,这位曾经的“红米功臣”却因泄密等问题黯然离场。
其实,王腾并非首次因泄密引发关注。
早在2022年,他就曾两次泄露新品信息。4月时,身为小米河南省分公司总经理的他,在社交账号上一句随性的“下个月”,将Redmi K50标准版3月发布的机密公之于众。
同年1月,他还在微博透露小米12 Ultra将“soon”发布,并描述其特征,当时虽未受正式处分,却已显露他对信息保密的松懈。只是当时大家或许都没想到,这些早期的泄密行为,如同埋下的“雷”,最终导致了如今的严重后果。
雷军、王腾、卢伟冰合影
在科技圈,类似因泄密引发严重后果的案例并非个例。
2025年,台积电就遭遇了2纳米芯片技术泄密事件。多名工程师被指控将2纳米制程数据外泄至日本半导体设备大厂TEL,并最终流向日本芯片厂商Rapidus。
据悉,这些工程师利用居家办公漏洞,在夜间和凌晨时分,避开常规工作时间,用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远程登录内部系统,查阅2纳米技术数据,每次登入时间仅约3分钟以规避监控,最终用手机翻拍机密文件,拍摄张数高达400多张。
这起事件不仅影响了台积电自身的技术优势,也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引发震动,凸显了技术泄密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巨大冲击。
从王腾事件以及台积电泄密案等案例来看,科技圈行业泄密问题不容忽视。
对企业而言,核心机密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产品研发规划、技术参数、营销策略等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研发成果可能因此付诸东流,品牌形象也会遭受重创。
就像小米,在手机市场竞争本就激烈的当下,任何机密信息泄露都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影响市场份额与发展战略。
从员工角度看,无论在企业中处于何种地位、曾经做出多大贡献,一旦触碰泄密红线,职业生涯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王腾在小米奋斗多年,从产品总监一路晋升至双料总经理,却因泄密等违规行为,不仅失去了职位,还面临声誉受损的局面。这也给整个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
企业需不断完善内部保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与监督,从源头上减少泄密风险。员工自身更要时刻保持警惕,敬畏规则,明白严守企业机密不仅是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自身职业发展的关键。在充满机遇与诱惑的科技圈,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行稳致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皆是如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