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数说的述说 的 第565篇 原创文章
浙江是一片民营经济和创业的热土,在这片热土的银行业版图上,2025年出现了头部城商行齐头并进,第二梯队却步履蹒跚的情况发生。而台州银行,作为曾经的小微金融标杆,正经历营收与净利润的快速下滑,其困境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小微金融模式的挑战与韧性。
近日,浙江几家城商行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头部两家万亿银行表现强劲,而总资产在5000亿左右的第二梯队,温州银行、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却略显颓势。
其中台州银行无疑是收入和净利润下滑最快的银行。可以说聚焦小微金融导致台州银行当下各项经营指标下滑的病因,核心是这片热土上的小微企业自身面临着收入和利润快速下滑的命运。而金融本身依附于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台州三杰一直是银行业的标杆,小微金融的领跑者,而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领跑者把步子稳一下也正常,在经营的长跑中也不是说每段都加速、都要冲刺,历史证明曾经一路狂飙的银行业选手,大部分最终都掉队了。
01
业绩下滑,减值增加
台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显示,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均出现下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60亿元,同比下降10.41%,这是近20年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从收入结构看,利息净收入51.27亿元,同比下降10.61%,中间收入0.79亿元,同比下降32.73%,投资收益7.58亿元,同比增长27.70%。
作为营收主力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原因可能还是利率下行、息差收窄。从台州银行看,2018年度净息差高达5.13%,五年后的2023年度降至2.96%,2024年度进一步降至2.83%。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大环境下,银行加大拨备力度、夯实资产质量,是审慎经营的表现,但短期内也确实制约了利润增长。这种困境并非突如其来,台州银行在2022年已经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6.53%的情况,当时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幅就高达42.65%。2024年末,在年内核销8.0亿元之后,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0亿元;不良率1.10%,比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四年来再度“破一”,关注率0.96%,比上年末上升0.44个百分点。
02
浙江银行业的“特立独行”
在区域银行之中,浙江银行业向来独具特色。作为国内民营经济腹地,浙江省民营资本发达,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4%。
在大量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催动下,浙江本土发展出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小微金融台州三杰”。台州银行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多年来坚守小微金融服务市场定位。
2005年前后,国开行引入了IPC(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技术,以在国内推广小微信贷业务,台州银行正是首批与国开行进行合作的银行之一。所谓的IPC技术,即通过“人海战术”,招募大量信贷员实地走访客户以获得多维度信息,并将其尽可能书面化,进而确定客户资质。
通过这一技术,银行可以更好地考察中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做到精细化放款,在保障盈利的同时降低风险,使银行能够获取超额利润。
台州银行的核心收入来自于小微投放,但受台州地区的经济结构影响,台州银行的客户中存在大量的传统行业企业。截至2024年底,台州银行贷款投放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司对上述两个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59.85%。不过,上述行业在2024年的表现并不算好。据同花顺iFind数据,年内两个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分别下滑了12.67%、25.53%。这也是为什么台州银行各项指标快速下滑的核心原因了。
03
台州银行的困境与韧性
在当下周期,台州银行甚至任何一家以小微见长的银行怎么处理好利率下行周期,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本身经营业绩放缓甚至经营遇到调整的大背景下,净息差持续下行和现有庞大的人员队伍的固定支出之间的核心矛盾,这是每家都要遇到的挑战。
截至2024年底,台州银行旗下共拥有10家分行及351家支行,并在北京、重庆、深圳等地主发起设立了7家村镇银行和109家支行。同期,台州银行共拥有员工1.20万人,这一数字远超部分规模更大的城商行。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台州银行2017-2021年ROA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城商行榜首,但截止2024年,已经低到15%以下。曾经有台州高管表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每一位信贷员的背包里。”的确在台州,背着工作包走街串巷的台行信贷员,曾是当地小微企业主最熟悉的风景。但是当净息差快速收窄的时候,相对固定的人力可能成本成为沉重负担。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成本模式带来的边际效益正在急剧递减。
但就像上一篇分析泰隆一样,同样以小微客户为主的台州银行还是有远超其他银行的净息差和韧性。现在的问题说穿了就是收入结构太单一了,但转型之路何在?其实是个非常难以抉择的话题,作为一家骨子里就是小微基因的银行,要谈转型谈何容易。其实我认为就是一个字,熬,熬过去了就是韧性和坚守。
浙江银行业的发展格局正在重塑。头部城商行凭借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齐头并进,而第二梯队则需要在数字化、特色化道路上寻找生存空间。台州银行们的困境与转型,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问题,更是中国小微金融未来走向的风向标。这片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热土,曾经孕育了令全国瞩目的小微金融模式,如今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礼与重构。台州银行的病,是小微金融的命,也是区域银行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
但其扎根小微、服务实体的初心,以及远超其他银行的净息差和韧性,正是它和它所在的这片土地最宝贵的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