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2025年9月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为丰富青少年课外实践、传承工业文化,9月6日上午,同安街道幸福里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妇联、统战、关工委等相关部门,携手卫岗小学2023级二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趣味十足的“探盐业历史·学健康盐识”科普公益研学之旅。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盐业知识,触摸工业文明脉络,深刻感受合肥这座城市食盐保障的发展历程,为科普日增添鲜活实践色彩。
![]()
此次研学的核心地点——安徽盐业集团,藏着两处“工业科普宝藏”:全国仅存的441米盐业铁路专用线,以及1965年建成的超大跨度杉木储盐仓库群。这两处地标不仅是合肥盐业发展的见证,更成为科普日里孩子们探索历史、学习知识的“移动课堂”,让合肥75年食盐保障史变得可触可感。
![]()
活动伊始,身着校服的同学们排着整齐队伍,在老师与讲解员带领下首先来到盐业铁路专用线。阳光洒在斑驳铁轨上,虽不复往日运输繁忙,但其纹路与道钉痕迹里,都藏着食盐运输的科普故事。“这条铁路曾是合肥食盐运输的‘主动脉’,外地食盐正是通过它送到千家万户的‘盐罐子’。”讲解员的话勾起同学们的好奇,大家俯身观察、举手追问,认真聆听这条铁路在市民食盐供应保障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队伍走进超大跨度杉木储盐仓库群。一入仓库,同学们便被震撼:粗壮杉木撑起开阔屋顶,堆积如山的食盐整齐码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盐粒气息。讲解员指着木质结构介绍:“这处仓库群已有近60年历史,独特杉木架构既能防潮又能通风,至今仍守护着合肥食盐储备。”同学们边听建造故事与储盐原理,边驻足观察,直观读懂“小小食盐”背后关乎城市民生的“大保障”密码。
![]()
趣味参观过后,科普讲座环节拉开帷幕。盐业公司专家老师以“科学补碘、健康减盐”为主题,带来一场贴合科普日需求的知识盛宴。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结合生活案例,从盐的形成、种类、用途,到不同年龄的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再到碘缺乏病预防,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让同学们轻松掌握健康用盐要点。
最热闹的当属科学食盐问答互动环节。“我们每天该吃多少克盐?”“为什么要在食盐里加碘?”问题抛出后,同学们立刻举手抢答,现场秒变“科普抢答赛场”。答对的同学接过惊喜礼品,脸上满是自豪;未答对的同学也在老师引导下及时补学知识点,气氛热烈又充满求知活力。活动最后,每位同学都收到贴心小礼物,将科普日的研学收获与温暖回忆一同带回家。
![]()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为卫岗小学2023级二班的同学们打开了了解盐业历史的科普窗口,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科学补碘、健康减盐知识,更让工业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份独特的科普日经历,将激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热爱生活,在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中收获更多成长。
(周海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