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把厚重的《封神演义》递到娃面前,是不是总被一句 “字太多、看不懂” 打退?其实不用硬啃原著,换个 “孩子视角” 讲封神,娃会主动追着听,还能悄悄爱上名著!
我家娃之前对古典名著躲着走,直到我把姜子牙的故事改成 “爷爷的逆袭记”—— 没说 “代天封神” 的大道理,只讲他 72 岁还在朝歌卖面粉,风一吹全洒了,蹲在地上哭;后来在渭水边钓鱼,用直钩钓来了周文王,才终于发光。娃听得眼睛亮:“原来厉害的人也会失败呀!” 还主动问 “姜子牙后来怎么打败坏人的?”
讲土行孙时,跳过复杂的阵法,只说他矮矮小小,却能用捆仙绳把哪吒捆得动弹不得,还因为想娶媳妇被 “套路”,最后改邪归正。娃笑着说 “他跟我一样会犯小错!” 甚至自己画了土行孙用捆仙绳的场景,边画边念叨 “要像他一样知错就改”。
还有闻仲,不说 “愚忠” 的大概念,只讲他是商朝的 “超级大臣”,为了保护国家,带着兵打了好多仗,最后虽然输了,但大家都记得他很勇敢。娃会问 “那他是不是好人呀?” 这时候再轻轻说 “有时候好人也会做难选的决定”,悄悄种下 “看事情不只有对错” 的小种子。
其实孩子不爱读名著,不是因为内容无聊,而是我们总用 “大人的读法” 要求他们。把封神里的人物变成 “有缺点的朋友”—— 姜子牙会失败、土行孙会犯傻、闻仲会固执,娃能从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再把神魔斗法变成 “超能力比赛”,哪吒的风火轮、杨戬的天眼,都成了娃眼里的 “酷技能”。
慢慢的,娃会主动翻带插画的封神读本,还会跟我聊 “今天看到比干叔叔好勇敢”。原来让孩子爱上名著的关键,不是让他们 “读懂”,而是先让他们 “觉得有趣”。当封神里的人物住进娃心里,再读其他名著时,他们自然会带着好奇去探索 —— 毕竟,谁能拒绝听更多 “朋友的故事” 呢?
你家娃对封神里的哪个角色最感兴趣?评论区聊聊,一起解锁名著的亲子读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