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北京郊区的果园里,69岁的常师傅正蹲在桃树下修枝。他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裤脚沾着泥,抬头时笑着说:“今年桃儿肯定甜。”谁能想到,11年前,他刚查出膀胱癌时,差点被“等复发”的话压垮。
2014年,常师傅刚办完退休手续,单位体检却查出尿常规异常。复查后,北京朝阳医院的诊断是“膀胱癌”。手术做了,灌注化疗也开始了,可大夫的话像盆冷水:“切了这儿长那儿,等复发吧,没法治。”他蹲在病房走廊,盯着诊断书发愣——退休后的钓鱼计划、带孙子的盼头,全成了泡影。
他不甘心“干等”。病友群里有人提郑州袁希福院长的“三联平衡”理论,说调理身体“正气”能防复发。常师傅翻了一宿资料,决定试试。2014年7月,他坐了10小时绿皮火车去郑州。希福医院里人多,有拄拐的老人,有带娃的家长,还有病号跟护士说笑:“药苦是苦,指标真降了。”他排队时手心冒汗,却莫名踏实了些。
按袁院长的方子喝中药,一个月后,常师傅发现大便正常了,小便也不再淋漓。三个月后,他精神头足了,甚至在郊外租了块地,每周开车一小时去种果树。“桃树扎根深,病邪没处钻。”他跟老伴儿说。半年后复查,片子显示一切正常。
2016年1月,他专程去郑州给袁院长送了面“妙手仁心”的锦旗。此后几年,他每年冬天再喝两月中药巩固,2019年9月停了药,生活回归正轨:春天剪枝、夏天套袋、秋天摘桃,2023年还和老伴儿去了海南旅游。
2025年初,老伴儿体检时CA125指标偏高,确诊卵巢癌。常师傅没慌,带着她直奔郑州。“当年我也慌过,可袁院长说,癌症像地里的草,光拔不行,得把地养肥,让庄稼长得更壮。”他熟门熟路地陪老伴儿挂号、拿药,门诊楼里亮着的灯,让他想起11年前那个攥着诊断书的自己。
如今,老伴儿也开始喝中药。常师傅每天早晨给她熬粥,下午陪她在果园遛弯。风掠过桃林,花苞鼓鼓的,像攒着劲儿要开。他望着远处晚霞,轻声说:“等桃儿熟了,你帮我摘,我去给你煮粥。”从“等复发”到“种生活”,11年的日子,就这么踏实过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