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贵这个名字,对申花球迷来说从来都不陌生,他曾多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带队,在压力山大的环境下捧起过两座足协杯奖杯,这些都是硬邦邦的成绩单,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不算“花哨的教练,在带队刚刚拿到冠军的时候就被俱乐部通知下课,这样的反差在当时就让人觉得别扭,如今将近两年过去,吴金贵没急着回中超执教,而是选择了开启自己的新身份—一边打理足球工作室,一边担任足协教练委员会委员,不出意外,这个决定自然又把大家的关注点带了回来。
先说现实情况,吴金贵从申花下课时是真的憋屈,当时刚刚压过山东泰山拿到足协杯冠军,而且还是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拿下的,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成绩应该至少换来一段相对平稳的蜜月期,谁知道俱乐部就是硬生生按下了“重建按钮,不讲过程只看未来,这要是放在其他联赛,恐怕也是足够劲爆的新闻了。
吴金贵本人当然不服气,他当时跟高层据理力争,但架不住决策已经拍板,最终只能接受现实,用球迷的话讲就是教练赢了冠军却输给了时代,毕竟那几年申花高层换血频频,想追求新鲜的技战术标签,老吴的务实风格在他们眼里可能算不上“未来足球。
有意思的是,这两年期间其实也有不少俱乐部伸出橄榄枝,据传中超和中甲的球队都给过邀请,但吴金贵全部婉拒,原因并不复杂,他确实对高强度的联赛环境心存失望,更倾向于把精力花在自己能掌控的地方,比如工作室的青训和教练委员会的事务,这样的选择也算是从头来过,带点“摆烂意味,却又带着某种洒脱。
说到申花球迷的情绪,就很微妙,一部分人会调侃吴金贵的战术“太苟,缺乏赏心悦目的场面,特别是在联赛长期对阵强队时,球队经常靠坚决防守和偶尔的偷袭打天下,场面有点沉闷,但另一部分人会说,结果才是硬道理,至少在杯赛这种短平快的舞台上,老吴的务实踢法非常奏效,两次捧杯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分裂的舆论氛围让他在申花的地位挺特殊。
更具对比性的是斯卢茨基的执教效果,这位俄罗斯教练确实带来了更明显的技战术尝试,球队在控球率、传递组织上有新的东西,但冷冰冰的数据摆在那,两个赛季过去,无论是联赛还是足协杯,申花全部颗粒无收,甚至一度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从这个角度说,球迷怀念吴金贵不是单纯的情怀,而是对比之后的现实考量,这种怀旧情绪就显得有理有据了。
再往宏观一点看,吴金贵如今担任足协教练委员会委员,算是把个人经验扩散到更大的平台,他不是那种会在发布会上炮轰裁判、喜欢对喷的性格,反而更像幕后出谋划策的角色,有时候写写技术报告、去讲讲课,也能影响到更多年轻教练,这可能比天天在场边喊嗓子更长远,至少他自己看得开了。
当然,从球迷的角度还是会有遗憾,毕竟他离开申花时的剧情太突然,让人觉得有点仓促收场,像一部电视剧没演完就强行结局,留下无数未解的悬念,你说巧不巧,等到球队两年没拿到什么像样的冠军,怀旧情绪又被翻了出来,舆论自然会借机热闹一番。
问题来了,吴金贵未来会不会重返中超执教?从他目前的节奏来看,可能性不算大,除非出现一个特别合适的契机,而且俱乐部能给出绝对的尊重与空间,否则他大概率会继续在相对“悠闲的角色里发挥影响力,这既是个人选择,也是一种无奈。
吴金贵的故事提醒大家,足球世界并不是单靠成绩就能换来稳定位置,环境在变,话语权在转移,但属于他的历史章节早已写进了申花的荣誉簿上,今天看到他在新身份下继续活跃,或许没有场边指挥时那种紧张刺激,却能让人感慨一个真实的道理—当一扇门关上时,不见得是失败,换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也是一种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