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作为一种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的严重病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巨大冲击,也深刻影响其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科学的认知是开展有效康复的前提,而榜样的力量与社会的关爱,则是患者重建生活信心的重要支撑。以下将从科学认知与暖心互动两方面,深入解读脊髓损伤的康复关键与支持力量。
一、科学认知:读懂脊髓损伤与康复关键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外伤、疾病等导致脊髓结构与功能受损,引发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多方面功能障碍的病症,其影响具有长期性,科学康复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核心。
患者常面临多种功能障碍:瘫痪(胸椎、腰椎损伤致下肢瘫痪,颈椎损伤可能引发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便秘、失禁、排尿困难等)、损伤部位以下疼痛、腰以上损伤伴随的肌肉痉挛,以及易引发感染的压疮并发症。
现代医学强调康复“早介入”:无论是否手术,脊髓损伤48小时后即可启动康复治疗。主要方式包括三类:物理治疗(PT)聚焦肌力、平衡、转移等训练,提升运动能力;作业治疗(OT)针对日常生活、精细动作及工作技能,助力回归生活;中医康复治疗通过针灸促神经恢复、推拿改善循环、中药调理气血,为康复提供多维度支撑。
二、暖心互动:榜样故事点燃康复信心
为提升脊髓损伤防治水平、增强社会关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二病区以“你我同行,向阳而生”为主题,组织患者交流活动。王娜护士长首先致欢迎词,介绍活动意义,让患者感受到科室的关怀。
随后,患者代表潘先生分享的经历,成为活动最动人的环节。作为脊髓损伤患者,他直面身体变化,通过坚持康复训练实现生活自理,更不断突破自我:2017年,他与伤友手摇轮椅,历经106天、途经12省市、行程近6000公里抵达北京;还学会骑马、冲浪、潜水等技能,用行动证明“障碍挡不住精彩”。
潘先生的故事让在场患者备受鼓舞。互动环节中,大家围绕康复训练、心理调适、社会融入等问题踊跃提问,与潘逸飞及王娜护士长深入交流,现场满是温暖与希望。
此次活动虽已落幕,但传递的力量仍在延续。未来,期待更多人关注脊髓损伤群体,以科学支持与社会关爱为翼,助力患者重建生活,绽放生命光彩。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 第一医学中心
图文 | 王笑笑 王 娜
刊期 |第2933期
总编:熊 刚
主编:张 奎
编审:张 密 李笑一
编辑:刘超英
邮箱:jfjzyy01@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