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9月份以后,今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即将来临了。去年的时候,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是个人不低400元,财政补贴不低于670元。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今年政府财政补贴标准将再次提升30元,达到不低于700元。那么个人缴费标准会是多少呢?
全国各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情况。
全国各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并不统一,毕竟每一个地方的投资标准和历史因素都不一样。
像北京市的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是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3月31日。个人缴费标准为学生儿童405元,老年人430元,劳动力750元。
缴费标准的不同,在全国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儿童患病率较低,资金使用较少。对于老年人来说,主要还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的参保负担,毕竟一般情况下有退休职工医保的就不需要参加居民医保缴费了。
上海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是少年儿童和大学生355元、劳动力人口995元、60~69岁825元、70岁以上655元。
上海市的财政补助标准是全国最高的,劳动力阶段人口的补助标准是3511元,60岁以上人口的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是6701元和6871元。
不过,全国有很多地方还是按照全国的最低标准筹集资金。比如说贵州省集中征缴期为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2月28日。个人缴费标准为400元/人,财政补助不低于670元/人。
广西自治区集中缴费时间为202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青岛市集中缴费期为2024年9月至12月。个人缴费分为两档,标准分别是482元和415元,在校大学生为170元。
2024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于中断缴费人群的医保待遇等待期规定。特别是一旦中断,固定等待期至少要三个月;如果中断4年以上,最低等待期也要达到6个月。不过,好在也建立了零报销激励机制和连续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最高可以提升20%的大病医保报销额度。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提升,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医保费支出的长期规划。由于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疾病负担能力也不断增强,人们的看病次数、医疗费支出近年来每年都有8%~10%以上的比例提高。
不过,为了减轻人们的投资负担,国家也在推动医保制度改革,按病种付费DRG和DIP两种付费模式,有效减轻了医保基金支出的负担。
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2021年和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每年提升40元,2023和2024年每年提升30元,2025年是提升20元,因此预计大概率今年还会提升20元。至于财政补助的提升标准,这5年来都是每年30元。
总体来说,2025年(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最低缴费标准或会是420元,继续缴费的好处还是很多的,尽量不要中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