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华文化|开学“行囊” 里不止有行李!《清华词条》伴你开启新程

0
分享至



步履四季,皆有所获

心向浩瀚,目有繁星

在深圳的台风天里

用阅读来锚定内心

积蓄前行的力量

当行李箱的滚轮声再次在校园里响起

新程已启

你的清华行囊该有怎样的重量?

本期“清华文化”栏目

探索“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中

每一页笔记的棱角

感受“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基因里

熔铸于山河的责任

秋光正好

让我们以《清华词条》为舟

在精神的长河中溯流而上

抵达更辽阔的自己


选段1

(P13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语出《清华大学校歌》第三段: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其义为:“地有东西之分,文有竖横之别,然而好美、恶丑、好善恶恶, 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见众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 风俗习惯上之差别耳。本性既同一,则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换灌输。而况乎文与行交修,德与言并重,东圣西圣, 固有若合符节者哉?”

“立德立言”引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问叔孙豹“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叔孙豹答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说“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立言”抒发了清华学子要在各自领域作出不朽建树的豪情。“无问西东” 体现了清华的“会通”精神,也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西学之上,取得世界级的成果。

选段2

(P56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清华的培养特色。“又红又专”是指学生要在政治和业务上都很过硬,“红”是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专” 是指业务能力突出,专业技术精湛。“全面发展”是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

选段3

(P79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1957年由时任校长蒋南翔首次提出的,是所有清华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响亮口号,鲜明地体现了清华大学重视体育、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

1957年11月29日,蒋南翔在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他说道:“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争取毕业后能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要想老年丰收,就必须在青年时代播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培养成体魄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蒋南翔以时任体育教研室主任马约翰教授为例,说道:“你们看,马老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还是面红身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马约翰在讲话中说: “体育锻炼也是我们青年人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的身体不只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宝贵财产。”

1964年1月,在马约翰先生为清华工作五十年的庆祝会上,蒋南翔谈道:“把身体锻炼好,以便向马约翰先生看齐, 同马约翰先生竞赛,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从此,“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作为一句完整的口号,成为清华人的奋斗目标。

选段4

(P118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是清华的学风。它由时任校党委书记李传信于1985年5月24日在清华大学第二十四届学代会二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首次提出。讲话原文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同学感想:

《清华词条》中这沉甸甸的“开学行囊”装载的是“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格局;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准绳;是“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坐标;更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生命承诺。清华的精神丰碑,不应仅是仰望的星空,更应成为脚下的路标。若“严谨”沦为拖延的借口,若“计划”止步于文档的空白,再嘹亮的口号也将失重。真正的清华人,懂得在实验室深夜不熄的灯火里践行“求实”,在汗水浸透的跑道丈量“健康工作”的起点,在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平台中淬炼“无问西东”的视野。

愿这融入血脉的精神行囊,化作我们“自强不息”的引擎与“厚德载物”的基石。从今日始,以行动为笔,在南国的热土上,书写不负清华之名的新篇章。

——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吴语心

同学感想:

《清华词条》一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清华精神并非空洞的标语,而是一脉贯通于百年学府血液中的价值信仰和行为准则。“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不仅承载着清华人的理想主义追求,也塑造了清华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无可替代的精神地标;在“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之下,清华始终坚持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无数清华学子正是沿着这条路径,用实践证明了理想的重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更让我深感震撼——它不只是对体育精神的呼唤,更是对清华人长期奋斗、身体力行、奉献家国的写照。《清华词条》通过一个个关键词构建出精神图谱,每一“词”都是一个时代的回声,每一“条”都映照着清华人的群像。

——2023级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许家泽

《清华词条》从不是尘封的典籍

而是一卷流动的基因图谱

当你伫立西丽湖畔远望

胸腔中翻涌的

正是“立足深圳,胸怀家国”

的豪迈回响

时代浪潮汹涌向前

我们当在全新的词条篇章中

镌刻下清华人的分量



【投稿征集】


用你的声音,讲述清华故事!“清华文化”专栏是由SIGS师生共建的声文专栏,旨在追寻清华精神脉络,传诵历久弥新的清华文化。

本栏目将不定期呈现:校史中的珍贵点滴、清华精神相关书目,或是名家忆清华、校园风物志。栏目向全体师生开放征稿!欢迎与我们分享阅读与朗诵片段,让那些打动你的文字,通过你的声音,带我们重温经典,打卡清华精神地标。

下一期征稿:朗读音频和文字感悟投稿(可多人合作)请在9月15日前发送至邮箱pr@sz.tsinghua.edu.cn,我们将选取优秀的内容在下期推文中分享,并赠送SIGS纪念品一件。

清华文化|为什么清华人总在“发光”?这八个字里藏着答案

清华文化 | 这,是清华人的回答!

清华文化 | 名家笔下的清华故事

策划|宣传办公室

文案&朗诵|吴语心

编辑|黄萧嘉 戴雨静

审核|聂晓梅 林洲璐

排版|曹芷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4059文章数 11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