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找空调键差点追尾”——近期某汽车论坛的吐槽帖引发热议。如今的汽车方向盘,早已不是“左转右转”那么简单:有的布满触控按键,有的藏着滑动感应区,甚至连“按喇叭”都要先找对位置。曾经朴素的物理按键,正在被车企用“科技感”替换,这场方向盘交互革命,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十年前,方向盘按键还是“实用主义”的代表:音量调节、定速巡航、蓝牙电话,每个按键都有明确标识和按压反馈,盲操作毫无压力。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兴起,“极简”成了设计关键词。特斯拉Model 3直接取消方向盘实体按键,把功能塞进中控屏;理想L8用触控按键替代物理键,连方向盘滚轮都改成了触摸式;更激进的小鹏G9,甚至在方向盘上加入了语音控制区。
车企的理由很充分:“减少物理按键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科技感。”但用户却苦不堪言。某测评数据显示,触控式方向盘的操作失误率比物理键高37%,尤其是在颠簸路段,手指滑动经常“误触”。有车主调侃:“现在开车调个音量,比玩手机还分心。”更尴尬的是低温环境,戴手套根本无法操作触控按键,北方车主直呼“反人类”。
这场“去按键化”风潮也开始出现反转。2024款宝马5系回归了部分物理按键,奔驰新E级则保留了方向盘滚轮。业内人士分析,汽车交互设计终究要以安全为前提,盲目追求科技感而忽视实用性,只会让用户反感。毕竟,方向盘上的每一个按键,都关系到驾驶安全,比起“好看”,“好按”才是硬道理。这场按键与触控的博弈,或许才刚迎来理性的拐点。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