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披哥5》,若是最后将“最优队长”,授予李承铉,很可能是节目组想延续“付出就有收获”的童话;但要是真依观众的感受去投票,苏醒乃是那个,让我们特别想要“融进”他团队的人。
奖项只有一个,而“谁更优异”的标准从未在舞台中央。
![]()
李承铉的“完美队长”像工作汇报,不敢约饭
回忆第一次登台时,李承铉直言:“我要做最棒的队长。”
这话让他成全场焦点,镜头剪辑Xpart排练过程、细节打磨和通宵讨论片段,比正式舞台呈现内容还多。
我边看边点头,这人态度认真,目标表达明确。
![]()
但奇怪的是,他越无可挑剔,我越有看工作述职的感觉,敬佩他却觉不适合一起吃饭
直到“快乐老咖”变成朋友聚会的话题,我才察觉到:男团居然能够如此引领潮流。
练舞练到近乎崩溃?他叫来按摩师进去;王栎鑫心情不好?他说“你先骂我,完了请喝奶茶”。
把火药变成糖水,我在屏幕前简直就像尖叫鸡似的:这样的队长,给我来一堆!
![]()
苏醒的“治愈系”带队:闲适感让队员想“投胎加入”
有人称苏醒嘻嘻哈哈不够热烈,不过正是这般闲适感让队员敢尝试犯错。
三公排练时,他把最难的rap段落让给年纪最小的弟弟,缘由是你声线契合,我陪你练到三点。
结果舞台十分劲爆,弹幕中全是想投胎去苏醒组的说法,我立刻就明白了领导不逼迫下属才敢腾飞。
对比李承铉那一组,总是精准地,且很踩点,不过就好像高档的日料,美味但是吃完得记着拍照,不然都记不得那滋味。
有一回队员提议添加即兴包袱,他笑着摇摇头说:“先确保安全。”
安全确实是确保住了,热搜也有了,那时我便明白,他把“最佳队长”当作KPI,而苏醒把“让兄弟舒坦”当作本能。
![]()
观众很清醒弹幕力挺苏醒,现实却学李承铉那套
谈起咱们这类上班族:谁不盼望碰到像苏醒那样“不硬撑苦”的上司?
可是公司年终大奖,经常是授予李承铉的——数据美观、历程可追踪、风险不存在。
那咱们就在弹幕里使劲给苏醒加油,转过身来在周报里仿照李承铉,把“亮点”写成“待优化”,这是否很奇异?
更为叫人难过的是,节目往后推进,镜头分配愈发显著,李承铉那一组练到半夜,摄像大哥守在门口;苏醒那一组一边泡脚一边背词,剪辑出来却仅仅剩下十秒。
![]()
我都能够想象导演组开会的场景:励志标杆便是话题保障,至于悠然感?
观众看过便会遗忘,所以“最佳队长”实际上是一场赌博游戏,赌的是观众的记忆点,并非队员的愉悦感。
可观众并非糊里糊涂,五公录制完毕后,#想转世到苏醒组# 便冲上热搜;官博下方点赞量居首的是“要是奖项只凭努力,那牛都能得诺贝尔奖”。
我一边点赞一边捧腹:原来大伙早都已然看透,正需要一个嘻嘻哈哈的队长,帮我们把“反内卷”喊出。
![]()
节目在赌你记住哪种队长模样
那换个角度思索,苏醒真的就那么厉害吗?
我感觉不一定,四公选歌的时候,他声称随便,可眨眼间便把最难唱的高音留给自己;队员想要挑战高音,他拍拍队员肩膀说下一次。
表面上好似非常随性,说不定背后是别样精心谋划,只是他谋划的是人心而非数据,所以才更像是自家人一般。
![]()
提及李承铉,被称作“太想赢”其实有些委屈,他仅仅把普通人不敢显露的野心呈现在明处,替咱们达成“竭尽全力”的自我陶醉。
咱们一方面仰慕他的狠劲,一方面又惧怕变成他——那种把生活经营得好似Excel表格一般的人。
奖项给了他,是稳妥牌;不给是节目组良心发现。
![]()
写到这儿,我已不在乎最后哪个是冠军,节目一结束,队长们分别回家,留给我们的便是一道职场选择题:你是想要成为李承铉还是苏醒?
又或者更实际些:白天像李承铉那样,晚上看苏醒的精彩片段,接下来在评论区写下“我支持松弛感”,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不会只做单选题。
这样《披哥5》里“最佳队长”的争夺到最后,实际上把职场的两面性呈现了出来:一方承担起树立“奋斗榜样”;另一方承担起打造“放松假象”。
无论谁获奖都可以,关键是你得明白,自己更想进入哪一种画面。如果还没有明确,不妨再看看,三公后台——一边是李承铉的复盘记录,一边是苏醒的泡脚盆,答案就藏在这些画面里。
你期望投生到哪个队伍?别觉得难为情,我先把票投给泡脚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