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了一篇图文,不光配图莫迪和普京在华喜笑颜开的画面,更直言美国把印俄输给了中国。
尤其是对华形容,特朗普罕见采用“深不可测”4字,尽显其认清现实后的“颓废”……
特朗普以往的言论中,中国常常是那个可以被他随意指责和压制的对手,他不是加税就是制裁,嘴上还要时不时来几句狠的。但这次,他罕见地用了一个带着敬畏意味的词来形容中国,显然不只是换换说法那么简单。
这背后,是他对中国认知的转变,中国不再是可以被轻易压制的对象。如今的中国,已构建起覆盖技术、制造、国防、外交、资源等领域的完整战略能力体系。以稀土为例,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市场的份额超过90%,而稀土正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与军工领域的“命脉”。
一旦中国进一步加强稀土出口限制,美国的半导体、F-35战机项目、通讯设备都将面临原材料断供的风险。再比如,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量子通信、AI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已经被多家美军方智库列为“优先警戒目标”。
这些领域的竞争早已不是“你追我赶”,而是“中国已实现领先”。特朗普说出“深不可测”,本质上是承认一个现实:中国已脱离美国传统博弈手段的掌控范围,美国以往的压制策略正逐渐失效。
而特朗普文中提到的“失去印度”,得从美国今年夏天的关税政策说起。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加征25%关税,加上之前已经征收的25%,印度产品一下子要面对50%的高额关税。
国土安全部的通知写得明明白白,从8月27日起,所有印度进口商品都得按这个标准缴税,这对印度的纺织、宝石、家具等产业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可美国商务部大概没料到,这招“以压促变”彻底惹恼了莫迪。就在关税生效后没几天,莫迪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冷酷”,带着诚意访华参加上合峰会。他提前一天到中国,和中国领导人进行了55分钟的会谈,比原计划还长,足见双方谈得有多投机。
会谈中莫迪作出四点重要承诺,不仅说要把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还明确表示中印关系“不会受第三方影响”,这话说给谁听,明眼人都清楚。
更让美国打脸的是,印度很快就从对华合作中尝到了甜头。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国重启了对印度的稀土、化肥供应,还恢复了盾构机出口。
要知道印度的电动汽车产业正缺稀土,农业更是离不开中国化肥,这些物资就像及时雨,解了印度的燃眉之急。两国还恢复了北京到新德里的直航,重开了仁青岗—昌古等三处边境贸易市场,边民们又能像以前一样互通有无了。
美国商务部长曾笃定“一两个月印度就会回来道歉”,但现实却是印度和中国越走越近。苏杰生外长公开批评美国关税“毫无正当理由”,莫迪政府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谁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印度就跟谁合作。这种转变,正是特朗普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面对特朗普的感慨,中国驻美使馆的回应透着大国智慧。发言人强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从来都没有谁倒向谁的问题,而是在于共同发展和共谋利益”,这话精准点破了特朗普“地缘政治”思维的狭隘。中国的“深不可测”,其实就藏在这种不搞对抗、专注合作的思路里。
看看中印合作的细节就知道,中国从不搞“你输我赢”的游戏。2024年中印贸易额已经超过1300亿美元,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次恢复稀土供应,不是简单的“施舍”,而是基于双方产业链的互补:中国有精炼技术,印度有市场需求;中国提供化肥和盾构机,印度则开放更多合作机会。就像莫迪在会谈中请求的那样,中印正在想办法缩小贸易逆差,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远比美国的“关税大棒”更有吸引力。
对俄罗斯也是如此,在西方对俄层层制裁的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正常的经贸合作,不搞阵营对抗。上合峰会上普京与莫迪在中国相聚的画面,恰是这种合作氛围的生动写照。
中国不刻意“争取”谁,却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赢得了伙伴,这或许就是特朗普眼中“深不可测”的真正含义——当美国还在算计“输赢得失”时,中国已经用合作编织起一张互利共赢的网络。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发文,与其说是“颓废”,不如说是对现实的无奈承认。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务实合作的世界里,靠霸权施压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用稀土、化肥、直航航线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给出了“合作共赢”的答案,这或许就是让特朗普感到“深不可测”的真正原因。
参考资料:特朗普还在emo: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
美商务部长:2个月,印度绝对道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