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夫妻Grigor和Yuna,把一个实用面积仅有380平方英尺,也就是约35平方米的老旧公寓,改造成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这夫妻俩是典型的香港上班族,婚后一直租房住,眼看孩子要出生,Yuna的妈妈也准备从内地过来帮忙,原本的小出租屋哪里还住得下三代人?
为了给家人一个安稳宽敞的窝,夫妻俩省吃俭用,终于在屯门区盘下了这套30年楼龄的老房子。
房子虽老位置却不错,但内部的破旧和“五门归心”户型确实是个大问题,客厅被几扇门挤得七零八落,几乎没有一面完整的墙。
夫妻俩一咬牙,决定狠下心来花53万港币找设计师进行一场彻底的翻新,还别说,这个效果是惊人的好。
改造前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俗称的“五门归心”户型。
所有房门都直冲客厅,导致空间零碎,墙面利用率极低。
要想让小家新生,必须先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师把原有的卫生间向外扩展了一部分,为内部争取更大空间。
原本正对着客厅的卫生间门彻底封堵,这个区域不再是门洞。
而是巧妙地变为客厅一面完整的电视背景墙。
这样一来,客厅立刻变得规整大气,新的卫生间入口被挪到了厨房门内侧。
主卧室和次卧室的房门全部设计成和墙面齐平的隐形门。
经过这样的重塑,整个家不仅动线更流畅,各个功能区也更加明确。
尽管面积不大,但改造后的客厅却给人一种通透宽敞的感觉。
这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采光优势,沙发背后就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窗。
沙发对面原本是卫生间门的位置,现在成为一面完整的电视背景墙。
电视上方一组开放式吊柜从玄关区域延伸而来,提供了额外的纵向储物空间。
电视柜侧面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隐藏式高柜,专门用来收纳日常零碎物品。
从客厅侧转过来,是餐厅区域。
这个空间是从客厅边缘巧妙划分出来的,专为用餐而设。
一张小巧的圆形餐桌搭配几把舒适的餐椅,在小空间里显得格外灵活。
餐桌旁边墙体里嵌入了一个原木色的餐边柜,和墙面齐平,一点不占地方。
为了给卫生间让位,厨房的面积虽然有所牺牲,但在功能上却丝毫不打折扣。
设计师采用了经典的U形布局,能最大化利用操作台面和储物空间。
靠窗位置嵌入了不锈钢水槽,抽拉式水龙头让洗碗,清洁水槽都变得非常顺手。
洗衣机被巧妙地嵌入到切配台下方的橱柜中,既节省了卫生间空间,又确保了洗衣功能。
推门而入首先是窄小却功能齐备的玄关。
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右手边的一点冗余空间,定制了一组顶天立地的窄身玄关柜。
地面铺设的是耐脏,易清洁的水波纹瓷砖,和客厅的木地板做了无缝衔接。
卫生间的门开在厨房侧边,一扇木质格栅推拉门作为分隔。
扩建后的卫生间呈狭长形,但功能分区却很明确。
洗手台的镜柜后面,隐藏着小窗户和换气扇,保证了通风。
砖砌浴缸是亮点,50厘米的高度能有效防止水花外溅。
浴缸内部还专门设计了一个低矮的台阶,方便家中长辈进出。
洗漱区和淋浴区都额外安装了照明灯,确保整个空间光线充足。
通过隐形门进入主卧室,这里空间不大,容纳了一张双人床和一组通顶大衣柜。
但是光线一流,床头旁有一扇小窗,侧边还有一个宽敞的飘窗区。
梳妆台和衣柜做成了L形一体式设计,内凹的柜格巧妙地收纳了护肤品。
床尾上方还定制了一组吊柜,丰富了卧室的储物空间。
次卧室是为张别准备的,格局和主卧大致相同。
衣柜上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上铺空间,有亲戚朋友偶尔来访时,就能派上大用场。
这间老房从原本的“五门归心”到空间布局合理,采光通风优秀,处处透露着温馨原木风,居住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
当然这样的“豪装”费用不菲,总共花费了53万港币,约合48万元人民币。
但能把有限的空间变得这么高效和舒适,这笔投入也是挺值得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