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断供72小时,
我找到了七种Kimi K2版Claude Code的邪修玩法,囤不了一点,忍不住都要跟大家分享,
谁说Claude Code只能用来写代码的?
长话短说,看看这次的主力模型,
Kimi K2-0905 更新了 Agentic Coding 能力、前端代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将上下文从128k提升到了256k、除了兼容 Anthropic API,还支持了WebSearch Tool(联网,这个划重点)
高速版API有60到100 Token/s 的输出速度,支持全自动的Context Caching(便宜75%),该省省该花花。
这是它的纸面实力,
这是它的3D模拟物理实力,一次性出1100行代码(case节选自 @karminski-牙医)
直接上Claude Code!!!
如果是第一次上手Claude Code的话,可以先看看我之前的教程,也可以看到上版本Kimi K2在3D物理模拟、UI、互动网页、MCP,甚至是数学和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
既然是邪修版,我的用法也更新更新,第一步先整个Kimi K2的API Key
https://platform.moonshot.cn/console/api-keys
然后安装个Cursor,到默认界面就好了,不用切什么界面,额外再安装什么了,今天的运动量够了。接下来就是打开Agent模式,把下面这一段丢进去,
@https://docs.anthropic.com/en/docs/claude-code/overview
帮我安装一个claude code
然后
export ANTHROPIC_AUTH_TOKEN={你刚刚拿到的sk开头的key}
export ANTHROPIC_BASE_URL=https://api.moonshot.cn/anthropic
export ANTHROPIC_SMALL_FAST_MODEL=kimi-k2-0905-turbo-preview
export ANTHROPIC_MODEL=kimi-k2-0905-turbo-preview
完事!马上邪修,
第一个我们来解决一个世纪难题,
什么样的使用方法值得我们不用网页版的模型呢,要配置一套Kimi K2 Clade Code呢?
这段时间使用下来我首推,
Subagents(子代理)
你可以设置它们有不同的专长,做前端、后端、DevOps、AI/ML、代码审查、调试等,甚至可以就负责观察、定向、决策、代码执行等更宽泛抽象的任务,
它们每个都会在自己独立的上下文里运行,防止你的主任务会被一些任务的细节弄乱。
讲那么多,我们第一组subagents有推荐的吗?
我推荐这个万金油,OODA loop,(O-observe、O-orient 、d-decide、a-act),
配置过程因为有Cursor Agent mode的帮助一样很简单,
@https://github.com/al3rez/ooda-subagents 帮我给当前项目配置ooda subagents
所以这四个subagents组合起来表现怎么样,
我就问这个四视角切换、这个光影流动、这个速度、暂停、UI,
哪一part没有把模型的性能拉起来,而且我完全没有用到复杂提示语,
先用@observe总结项目文件的经验、@orient写一个模型能看懂的经验总结、@decide可以反复调整开发计划,最后@act执行,这样一口气1130行代码不是问题。
@observe 分析games目录下的所有游戏代码
@orient 基于观察结果,分析最佳的3D物理模拟游戏实现方案
@decide 制定3D小岛,模拟白天和晚上切换的光影效果开发计划
@act 开始完成3D小岛,写到一个文件里
我觉得一开始使用subagents就应该多添加,只要自己觉得有用的,就先用一遍。
https://github.com/VoltAgent/awesome-claude-code-subagents
它包含 100 多个专业代理,涵盖了最常见的开发任务——前端、后端、DevOps、AI/ML、代码审查、调试等。所有子代理都遵循最佳实践,并由开源框架社区维护。
只需将它们复制到项目的 .claude/agents/ 目录下即可开始使用。
大家还记得一开始我额外说了一嘴,
Kimi K2支持WebSearch Tool了吗,
这时候你可以在Claude Code,随时随地,将自己不明白的、同事不明白的、或者将你上司不明白的观点、代码、文档做成mini ppt,
使用search工具查询"python uv package manger"的用法,然后写一篇教程到.md文件,最后将.md文件做成一个ppt,可以使用html格式"
一次过,而且对WebSearch Tool的还原也是很到位,有卡的网页也可以成功绕开。
既然Kimi K2已经可以帮我写PPT了,那再帮我快速阅读项目代码怎么样
Study this repo and based on that add a readme file which contains: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List of all the files and one line desc of each on what they do
key technologies and components
Key features
usage pipeline
换个思路,这个提示语还可以用来整理课程或者某个项目零碎的笔记,特别是去掉重复的信息,
一般人写到这里就已经觉得干货太多了,但我觉得还不够,
Claude Code有一个自动压缩的命令,“/compact” 用久了会发现有个坑,就是这压缩得太过了,我很难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完成一个任务就压缩一次,很多时候是发现模型开始有点忘事了,也想起来要压缩压缩上下文,
所以我还淘到一个邪修方法,可以保留最后5、10条、15条,任意数量的消息,其他的换成摘要。
@https://github.com/DannyAziz/claude-prune 教我用这个工具,我每次压缩保留10条上下文
还有没有更加简单的呢,我只想完成一个设置,然后享受享受我的kimi k2
那收下我这份 Claude.md,然后去体验体验K2的能力。
1. First think through the problem, read the codebase for relevant files, and write a plan to tasks/todo.md. 2. The plan should have a list of todo items that you can check off as you complete them 3. Before you begin working, check in with me and I will verify the plan. 4. Then, begin working on the todo items, marking them as complete as you go. 5. Please every step of the way just give me a high level explanation of what changes you made 6. Make every task and code change you do as simple as possible. We want to avoid making any massive or complex changes. Every change should impact as little code as possible. Everything is about simplicity. 7. Finally, add a review section to the todo .md file with a summary of the changes you made and any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8. DO NOT BE LAZY. NEVER BE LAZY. IF THERE IS A BUG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FIX IT. NO TEMPORARY FIXES. YOU ARE A SENIOR DEVELOPER. NEVER BE LAZY
Kimi K2写网页前后对比
Kimi K2 API已经很便宜了,光用自带的/cost已经不够信息密度了,
那我们还可以统计Kimi K2每一次session花的时间、额度和对应的工具使用次数。
有这七大邪修方法,
Kimi K2版Claude Code可以帮我做数据分析、写作记录、mini-PPT、费用统计、
高兴了做个创意者,
闲了也可以胜任初级开发者,
有事没事都可以用Kimi K2客串个AI搜索。
Claude还断供?回家洗洗睡吧,
我们国产模型真就好上加好了。
@ 作者 / 卡尔 & 阿汤
最后,感谢你看到这里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顺手给我们点赞|在看|转发|评论
如果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不妨给我个星标
更多的内容正在不断填坑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