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毛阿敏这个人,大家都知道她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坛大姐大,声音厚实有力,唱的歌总能直击人心。1992年那会儿,她在香港的八一晚会上唱了一首叫《马兰谣》的歌,这首歌听起来像儿时的童谣,简单上口,可没想到,它把中国一个超级保密的军事基地给捅出来了。那基地叫马兰,是咱们国家最早的核试验场,藏在新疆的戈壁深处,之前地图上都不标,属于国家机密中的机密。这事儿一出,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国核力量的底子。
先从基地的起源说起。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成立没几年,就面临外部的核威胁和经济封锁,国家决定自己搞核武器来保家卫国。1958年夏天,军方派出一支勘察队,从甘肃敦煌出发,往新疆罗布泊一带找地方。领队的是张蕴钰,他当时是志愿军的老将,上甘岭战役时当过副军长。勘察队在戈壁上转了几个月,终于在罗布泊西部找到一块洼地,有地下水,能住人,周围几百公里没人烟。那地方正好有野生的马兰花开着,张蕴钰就给它起了名马兰基地。基地正式组建在1959年6月13日,部队番号是第21训练基地,隶属国防部,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核心区在博斯腾湖附近。
张蕴钰这个人,1917年生在河北赞皇,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和解放战争都打过,1952年去朝鲜,指挥上甘岭那样的硬仗。1958年8月,他接到任务,当基地主任,一干就是近20年。他负责从选址到建设,带了5万多人进驻,建实验室、宿舍、道路,还修了102米高的铁塔,用来挂原子弹做试验。基地对外用28号邮箱联系,分箱是256和257,这些后来都编进童谣里了。张蕴钰1977年调走,2008年在北京去世,活了91岁。他的工作就是把基地从荒地变成能搞核试验的地方,实打实的贡献。
基地建好后,一批科学家陆续进来。邓稼先是带头人,1924年生在安徽,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1950年从美国普渡大学拿博士回国。他先在北京的研究所领导理论设计,1960年去基地,负责原子弹的实战开发。钱三强,1913年生在浙江,清华大学毕业,1948年从法国回国,他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建了原子核研究所,培养人才,推动项目上马。程开甲,1918年生在江苏,浙江大学毕业,1950年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回国,他管爆炸物理,在基地搞测试设备。朱光亚,1924年生在湖北,西南联大毕业,1950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回国,负责整体工程协调。还有王淦昌、郭永怀、周光召这些专家,都在基地待过几年,优化设计,分析数据。
这些科学家在基地的日子不容易,戈壁上沙尘大,气温极端,他们住板房,早起开会,晚上算公式。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从1960年正式启动,代号596。弹体外形圆,像小皮球,工作人员就这么叫,避免泄密。铁塔是试验关键,弹挂在塔顶起爆。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主操作员韩云梯按按钮,爆炸成功,威力2万吨TNT当量,蘑菇云升起几百米。中国成了第五个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事儿震惊全球,但基地继续保密,地图上不标,工作人员用代号交流。
为了纪念成功,又不泄密,他们把代号编成童谣。《马兰谣》的歌词是“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小皮球指原子弹,架脚踢指铁塔,马兰开花指基地爆炸,二十一指21基地,二八二五六是28号邮箱256分箱。这些是基地对外的通信通道。童谣在内部传,后来传到外面,成为小孩跳皮筋的歌。
1992年8月1日建军节,毛阿敏在香港的八一晚会上唱了这首歌。她当时在香港演出,接到通知赶回来,穿军装上台,唱得深情。歌一出,传遍全国,孩子们都唱,可没人知道真意。毛阿敏是1961年生在上海,80年代出道,唱《思念》《烛光里的妈妈》,红极一时。这次唱《马兰谣》,其实是国家有意公开部分历史,因为核力量已经稳了,不用那么严了。演唱后,马兰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全世界通过媒体知道中国有个核基地在新疆。
这事儿的影响不小。之前,马兰基地从1959年建到1992年,一直是绝密,1996年才第一次在地图上标出来。演唱后,基地开始逐步解密,2005年列入红色旅游景区,现在游客能去参观展览馆,看历史照片、模型,了解核试验过程。还有纪录片《东方巨响》,讲研制故事。清华大学做了话剧《马兰花开》,再现科学家工作。基地陵园埋了很多功臣,像张蕴钰、邓稼先、程开甲、朱光亚,他们的墓碑上刻马兰英雄,虽然有些无名,但贡献记着。
邓稼先1986年在北京去世,62岁。钱三强1992年去世,79岁。程开甲2018年去世,100岁。朱光亚2011年去世,87岁。他们的工作不光是搞出一颗弹,还建了核工业体系,让中国国防自立。现在基地不搞试验了,成了纪念地,戈壁恢复平静,但那段历史激励人。
再深挖点,马兰基地不只是核试验,还涉及氢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在那爆炸,3年时间就从原子到氢弹,速度全球最快。科学家像于敏、王淦昌贡献大,于敏是氢弹之父,1926年生,2003年去世。这些事儿证明中国科研的自力更生,在资源有限下干成大事。
毛阿敏唱歌后,舆论热议,有人说泄密,其实是国家控制的解密步骤。基地从保密到公开,反映国力变化。以前藏着掖着,现在能讲出来,说明自信了。这首童谣成了桥梁,让普通人知道那些无名英雄。
基地位置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盐碱地多,水源靠地下。建设时,官兵挖井、修路,科学家测试仪器,协作紧密。试验成功后,继续搞导弹核武器结合,1970年东风导弹带核弹头试射成功。这些步步推进,奠定现代国防。
现在看,毛阿敏那首歌不光是唱,还带出教育意义。年轻人知道这些历史,能激发爱国心。基地旅游每年万人去,学那段奋斗。科学家名字像邓稼先,该记牢,不是只知外国发明家。
总的来说,这事儿从1992年演唱开始,把马兰基地推到台前,让世界知中国核路。历史事实摆着,基地建于1959,爆炸1964,解密逐步。那些人付出多,现在我们受益。接地气说,就是一群人默默干大事,不求名利,值得敬佩。故事讲完,大家想想那些英雄,就知道国家怎么强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