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油管上偶然看到一期挺有意思的视频,视频是由马来西亚的一个自媒体bbk network制作的。他们邀请了5名活跃在海外的华人,其中两位对中国的看法比较积极,比较“亲中”,另外三位则对中国持有负面的看法,比较“反中”。
这里的亲中和反中都加了双引号,因为他们被贴上这两个标签,当然是有节目效果考虑的因素,不一定能够全部当真。我觉得人的看法其实是比较复杂多维的,确实不能简单地标签化。
这两组人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围观一些命题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辩论。他们争论过程中所表达出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外华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
左边的这位黑衣女士,职业是律师,她对中国天然地抱有好感,是因为文化上的相近,甚至相同。东南亚有很多华人,华人数量最多的几个国家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缅甸,其中马来西亚的华人,是把中华文化保持得最好的一群,他们也应该是海外华人里,目前对中国好感度最高的。
黑衣女士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我们中国人在国内所受到的教育,有很多是相同的,她认同中华文化的那些传统美德,也认为中国正在迅速地崛起,认为这对海外华人是有积极意义的。
同样被归为“亲中”派的红衣大叔是一位MBA讲师,去过很多地方,年轻时在美国留学,工作后经常到中国讲课,二十多年前在北京生活过比较长时间,也去过东南亚许多地方。
这位大叔生活履历是这五个人中最丰富的,他所给出的看法,也是最务实,最有现实依据的。
他对中国持有积极的看法,是因为他自己亲自见证过,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地方对比过,认为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是非常厉害的。他对中国最深的触动,是中国在持续快速地进步。
比如二十多年前,北京到处是雾霾,但现在北京已经接连两百多天蓝天了。二十多年前,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许多地方还很落后,甚至还不如曼谷、马尼拉和雅加达。但是现在北京早已经“不一样了”,而后面那些城市与二十多年前却没有多大分别,基本原地踏步。
他提到1997年,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合起来,GDP总量几乎能达到中国大陆的一半,但现在大约只有4%,这就是十分惊人的进步。
又比如北京的地铁,每天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是马来西亚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么多么人来来往往,却能够有序地运转,没有发生事故,他认为这在管理上,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小孩子才觉得可以简单解决问题,成年人都是知道不容易的。
作为人生阅历比较丰富的人,红衣大叔显然是认为,没有哪种制度是完美的,是天然正确高人一等的,能够实实在在地发展,就是了不起的事,就有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他认为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大家一同赚钱进步,是很好的事。
右边三位又为啥“反中”呢?这三位的观点是比较笼统和相似的,大概比较年轻,比较流于表面。他们在谈论一些我们国内的人听起来,会觉得震惊和不可思议的事,比如认为新疆有JZY,因此应该谴责中国。
有个应该是来自大陆的网友很无语地留言道:“你们相信这个,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我吃惊的是,即使是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看起来不同地区的人,相互之间可以不了解到这样的程度。
只能说欧美的宣传能力确实是强大,使得许多第三方的民众,天然地相信没有站在欧美同一个阵营的那些国家,一定存在着某种邪恶之处。他们没法真正说出中国具体有什么问题(能说得出来的也是离大谱的),显然对中国缺少基于生活经验的真实认知,但就是天然地这里那里跟美国不一样,一定是有哪里不对,哪里落后和邪恶了。
他们似乎天然地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最终形态,就应该是西方的那套体制,不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就是不正义的。但真正的有识之士,就会明白每个国家有自己的传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相互借鉴,但无法简单照搬。
那几个年轻人的看法,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甚至可能是比较普遍的,只能说这外宣确实牛逼。
在海外一些人眼里,我们似乎是生活在某种水深火热之中;正像我们优越感一膨胀,也会觉得别人水深水热一样。不同地方的人,要真正深入的相互了解,确实是很不容易。
我们在国内的人,常常不太能够理解,海外的华人与我们其实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利益考量。但即使国籍不同,有各自的利益考量,曾经相同的血脉,与相同的文化,依然是一条天然的纽带,使双方更有可能互相了解,互相合作,共同谋求更好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