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论坛上一个热门话题“炸”了!我们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认真地提问:“如果我们全体美国人坚决地坚持不买中国产品,中国会不会经济崩溃呢?”
结果高赞的回复令人拍案称奇:“建议先瞧瞧自家沃尔玛的货架能够空出多少——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或许压根就不需要我们的市场了。”这条神评论引得各国网友疯狂地围观,直接冲上了多国的热搜。
今天咱们就聊聊,中美经济脱钩到底是谁更怕谁?
先看一组,让美国人失眠的数据。2023年,中国贸易顺差突破8000亿美元,其中对美顺差仅占28%,比十年前,下降15个百分点。更扎心的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依赖度,仍高达27%,从iPhone到抗生素,从特斯拉电池到圣诞装饰品,缺了中国供应链,根本玩不转。
那位提出“抵制中国货”的网友或许并不知晓,在沃尔玛超市中,有超过70万种商品,其中有的是直接地,有的则是间接地来自中国。美国服装鞋帽协会曾经进行过计算,倘若全面抵制中国货,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将会提升8500美元——这钱款足够去购买两台最高配置的iPad啦。
但真正让专家冒冷汗的,是结构性质发生了改变。在中国对美出口的业务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例,已从十年前的9%,一下子飙升到了37%。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每年会向北美输送20万辆电动车,而波音飞机有三分之一的零件,都来自中国的供应商。现在并非是“中国需要美国市场”,而是“美国需要中国生产制造”。
2023年圣诞季出现最难堪案例。佛罗里达州尝试推行“爱国者供应链”,要求商场采购来自越南和印度的替代产品。但结果不理想,圣诞树灯串故障率迅速升300%,玩具因铅含量超标被大规模召回。州政府悄悄恢复中国产品供应时,都不敢对外发公告
深层格局变化才叫震撼。RCEP生效后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42%,墨西哥进口中国汽车零配件翻倍增长。当美国还在纠结买不买时,中国已经构建起去美国化的全球贸易网络。摩根士丹利报告说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额首超发达国家,这是五百年来首次。
那些喊着“让中国破产”的网友或许没算过账: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从巅峰期的1.3万亿降至7800亿,这个时候,疯狂抛售美债,购入黄金。反倒是美国31个州政府债券,被中国资管公司持有——究竟谁更怕谁违约呢?
日本网友的调侃道破天机:"美国人以为中国经济靠衬衫和玩具,其实人家早就在卖新能源和无人机了。你们抵制TikTok的时候,中国正在用SHEIN和Temu收购整个欧美电商。
其实最精彩的回复来自深圳一位外贸老板:"我们当然希望继续赚美元,但如果非要选择,转型内需市场也不是活不下去。倒是美国通胀数据,可能要先做好破7的心理准备。
这场争论,最终以经济学教授的数据科普收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6.8万亿美元,近乎美国市场规模。当14亿人形成完整内需循环之时,外需真的从必选的项目,变成了加分的项目。
所以下次再有人幻想用抵制逼垮中国经济,建议先打开手机看看——从手机零件到APP算法,从wifi模块到电池材料,拒绝中国制造之前,先学会活在平行时空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