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啥晚年会活成“孤家寡人”了呢?
![]()
达式常这位“中国电影界的活化石”,年轻的时候能迷倒万千观众的儒雅小生,晚年竟然变成了空巢老人!
妻子去世之后,女儿定居国外,家中就只剩他一人。
85岁的高龄,本应该是儿孙承欢膝下的时候了,为什么他不选择跟在女儿身边享受陪伴呢?
![]()
老戏骨的“玩命”日常
在华语影坛的璀璨星河中,有些名字如同流星,划过天际留下瞬间的光芒。
而另一些则像是恒星,以其独特且持久的光亮,温暖了几代人的记忆,达式常无疑是后者,从《年青的一代》中英气逼人的林育生,到《人到中年》里温文尔雅的傅家杰,他的银幕形象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
回想当年他早已是百花奖影帝,但在接拍电影《人到中年》时,为了贴近那位身心俱疲的眼科医生傅家杰,他硬是把自己折腾得面目全非。
他不仅苦读原著,还深入生活去体验,任由胡茬疯长,让皱纹爬满眼角,甚至找来一件破洞汗衫穿在身上。
![]()
这种对角色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早已是他的本能。
这种较真的劲头,有时候甚至带着点玩命的色彩,1983年拍摄《谭嗣同》,在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他全凭自己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设计出鲜活的表演,让角色迈上了新的层次。
![]()
正是这次石破天惊的演绎,让香港导演许鞍华注意到了他,力邀他出演《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皇帝。
那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足以让滴水成冰,片中有抚琴、骑马等颇具危险性的戏份,剧组都准备好了替身,可他坚持亲自上阵。
![]()
一场骑马戏,因为地面湿滑马匹失控,情况十分惊险,导演心有余悸想就此作罢,他却二话不说,翻身上马要求重拍。
事后他自己也感到后怕,坦言拍电影就是玩命,但这股为了艺术不顾一切的拼劲,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
你以为这样的故事只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那就错了,就在去年83岁的他接下了一个新挑战,担任中文精装版有声书《牛虻》的导演,并亲自为旁白和蒙泰里尼神父配音。
为了这个项目,他频繁地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上影演员剧团之间,几本原著都被他翻得卷了边。
![]()
他一丝不苟地为每个角色挑选最合适的配音演员,邀请了老搭档赵静、崔杰等艺术家前来助阵。
这份工作报酬微薄,剧组能提供的只有一盒盒饭,但没人有怨言,大家都被他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所感染,心甘情愿地为艺术发电。
最终《牛虻》有声书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被誉为一场震撼人心的听觉大餐。
![]()
今年这位84岁的老人再次让所有人惊叹,他加入了电影《父亲在远方》剧组,饰演老连长徐达。
拍摄地在海拔极高的昆仑山,对任何年龄的演员都是巨大的考验,剧组为他准备了氧气瓶,他却摆摆手拒绝了,理由是怕吸氧耽误拍摄进度。
![]()
每天收工后,当别人都已疲惫不堪时,他还会默默地蹲在监视器前,掏出一个旧式笔记本,一笔一画地记下自己的不足,嘴里念叨着:“这场戏,眼神没给够。”
这份严谨与自省,让在场的年轻人都为之动容。
![]()
“乾隆”不喝奶粉
在演艺圈这个名利场中,达式常始终像一个清醒的局外人,他很早就明白,演员应该用角色和观众对话,而不是靠无休止的曝光来换取所谓的流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式常红透半边天,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然而那时的他并没有因为名气而获得额外的收入,全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微薄的工资维持。
![]()
即便如此,当无数商家捧着现金找上门来,希望他能接拍广告时,他都拒绝了。
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是,某奶粉品牌曾开出千万天价,请他出山代言,这在当时是足以改变一生的巨款,但他听后只是风趣地反问了一句:“乾隆喝奶粉?”便断然回绝。
![]()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演员身份的亵渎,他坚守着一条底线,不参与商业活动,不参加综艺节目。
他把那些本可以用来轻松赚钱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更有价值的地方研究剧本、揣摩角色,以及陪伴家人。
![]()
他用实际行动抵制着外界的喧嚣与诱惑,守护着内心的那份宁静与纯粹。这种淡泊,并非故作清高,而是内化于心的修养。
这种朴实的生活态度,至今未变。在他家里,还挂着一件拍摄《人到中年》时穿过的破毛衣,那是1983年的旧物,他却怎么也舍不得扔。
![]()
女儿从美国给他带回一台功能先进的智能按摩椅,他却常常拿来当垫脚的凳子,还笑着说:“硬点好,省得骨头懒。”
这种近乎老古董的习惯,恰恰是他返璞归真、淡泊名利最生动的写照。
![]()
守了半个世纪的承诺
达式常的品格之光,不仅体现在他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名利的淡泊,更体现在他对家庭那份长达半个世纪的忠诚与担当。
他的爱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性,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深刻与温暖。
他和妻子王文皓的缘分,始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的菁菁校园,那时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
![]()
两人相识相知,互相扶持着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王文皓也曾怀揣着演员梦,却因身体原因休学,后又因声带问题彻底与舞台无缘,最终转行做了一名编辑。
1966年10月1日,两人喜结连理,彼时达式常已凭借《年青的一代》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
但他从未忘记两人在微时相伴的深情,他曾对朋友说:“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跟着我,所以我一辈子都会对她好。”
这句朴素的承诺,他用一生去践行。
婚后王文皓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达式常便包揽了大部分家务,1971年女儿达秧出生,他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着体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
身处充满诱惑的演艺圈,他却像一座坚固的堤坝,隔绝了所有的绯闻与是非,与妻子相守五十余载,始终忠贞不渝。
这份深情在2015年遭遇了最沉重的打击,那一年王文皓因病去世,75岁的达式常悲痛欲绝。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永远地抽离了,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外人难以体会。
![]()
他没有选择沉溺于悲伤,而是将那些共同经历的岁月,那些相濡以沫的瞬间,都化作了生命的底色,带着这份厚重的爱继续前行。
妻子离世女儿远在异国,这确实是许多人眼中孤独晚年的标准配置。
但达式常却用自己的方式,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丰盈而不孤独,他的内心早已构建起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
![]()
结语
我们总在讨论晚年生活该是什么模样,到底是子女绕膝的热闹,还是衣食无忧的安稳?
达式常用自己的生活给出了另一种可能,用热爱填满时间,用陪伴温暖日常,哪怕亲人不在身边,也能把日子过出属于自己的滋味。
![]()
可反过来想,若女儿能常伴左右,若妻子未曾早早离开,这样的晚年会不会更圆满呢?
参考资料:
新民晚报《问候达式常老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