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论坛上一组数据迅速传播开来!中国汉服的海外销售额在去年呈现出大幅增长,涨幅高达300%,不过韩国传统服饰的出口额却出现了下降,跌幅为15%。
韩国网友焦急万分:“我们的韩服明明更加美丽且更为高级,为何全世界都在购买汉服呢?”此话题直接登上多国热门搜索榜单,就连日本网友也前来凑热闹。
今天咱们就深扒一层,这场传统服饰出海战的背后,到底是文化差异还是实力碾压?
先看一组,扎心的对比。2023年,中国汉服的海外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仅光北美市场就卖出470万套。不过韩国韩服的出口额仅有2.3亿元主要买家依然是在日韩裔群体当中。
最为让人们感到破防的是,欧美网红竟然开始区分“Hanfu”和“KoreanHanbok”——这样的认知转变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一位在纽约经营汉服体验馆的华裔老板说出了其中的关键:“汉服售卖的,不只是衣服,而是一整套文化体验。”
顾客不仅可以试穿唐制齐胸襦裙,还可以体验点茶这项活动;与此同时也能够参与投壶以及书写毛笔字这类传统项目。对比之下,韩服租赁店至今依然主要强调“韩剧同款拍照”——在文化深度方面,与汉服体验馆相比,明显低了好几个层次。
面料工艺的差距更为残酷,中国汉服采用,苏绣、缂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一件明代马面裙需用到,18道工序。而韩国韩服多数为,化纤印花,量产成本被压至,200元以下。巴黎时尚买手直言:“汉服乃收藏级的艺术品,韩服仅仅是拍照用的道具。”
文化输出的维度,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在TikTok上,#hanfu这一话题的播放量突破了68亿,欧美网红们自发地进行“汉服变装”“汉服街舞”的创作。不过hanbok内容大多是韩国博主在跳女团舞——传统文化在此却沦为了流行文化的陪衬。
最让韩国网友受不了的是历史还原特别细致。中国商家考证时很严谨,把各个朝代的服饰形制都研究得很清楚,连宋代的珍珠妆都真实还原了。可韩国网友发现,他们平常穿的‘传统韩服’,是日本殖民时期改良过还带日本风格的版本,真正高丽时期的韩服早就没了
这场竞争,其实是文化产业链之间的一场较量。中国汉服品牌背后,有3000家绣坊以及200所高校的非遗研究团队给予支持。不过韩国韩服厂商仍处在家庭作坊阶段,甚至连统一的尺码标准都尚未具备,如此这般,又怎能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呢?
可是日本网友的一番评论却让人恍然大悟:“当韩流爱豆穿着LV拍MV的时候,中国明星却选择马面裙走上红毯。”
当BLACKPINK全员都穿上西方高级定制服装时,中国艺人却把云锦长衫带到了巴黎时装周。这背后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差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或许韩国网友该放下焦虑。汉服出海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而是靠无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再造。当00后女孩穿着汉服逛卢浮宫时,她们展示的不是怀旧,而是文明的新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