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与一个未成年男球员早恋。”
“陈芋汐没有奥运单人冠是因为国内各种赛事都有关系但是上了国际赛场做不了手脚就现原形。”
“陈芋汐亲戚在食堂工作给全红婵下增肥药。”
诸如此类的谣言在网络上不胜枚举。
不知道为什么,网友们会对一个19岁的少女有着数不尽的恶意。
01
陈芋汐和全红婵本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双子星”,两人友情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令大众夸赞不已。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友们对两人的口碑开始两极分化。全红婵越来越受欢迎,而对待陈芋汐,大家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度。
各种谣言层出不穷,将陈芋汐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5年7月31日,陈芋汐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夺得职业生涯第四枚金牌,成为该项目首位四连冠选手。
这本该是全民欢庆的时刻,但各大社交平台却出现“保送金牌”“裁判黑幕”“炸鱼冠军”等恶意言论。
陈芋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每条内容,下面都有无数的黑评,以至于她只能关闭评论区。
尽管抖音官方已出手清理针对陈芋汐的侮辱性言论,但背后暴露的体育饭圈化问题,依然引发广泛担忧。
02
2019年,13岁的陈芋汐便拿下世锦赛金牌。
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一战成名。
二人在跳水上都很有天赋。
曾经也都被网友们看好。
然而后来,网友们的态度发生了大变化。
陈芋汐的家境较好,全红婵的家境相对差些,于是网友们评论称“陈家很有背景,好教练全给陈用,全自己训练”。
全红婵家里人在直播带货,网友们全都支持看好。
而陈芋汐家里也没做错什么,网络上却全是反对的声音。
后来陈芋汐母亲私下一句“全红婵水花小是因为没发育”的技术讨论被传播,被部分网友放大扭曲,成为攻击陈芋汐的借口。
事实上,两人私下关系融洽,陈芋汐常称全红婵为“小红”,她们一起研究技术动作、同住上下铺,关系很好。
网络上的舆论注定会影响到两人后续的发展与感情。
03
体育竞技的纯粹性正被饭圈文化逐渐扭曲。
部分体育粉丝对偶像的过度狂热,催生了不理智的对立情绪。
陈芋汐与全红婵本可通过良性竞争共同进步,但一些支持者却刻意制造对立,编造“资源碾压”“草根崛起”的虚假叙事。
在这些人眼中,陈芋汐的优异成绩被归因于“资源倾斜”,而非自身努力——即便两人搭档参加16次国际比赛,同步失误累计不超过0.3秒,谣言仍未停止传播。
陈芋汐小时候怕水且身体虚弱,喝牛奶过敏、常生病,曾发烧40度仍坚持训练,险些引发心肌炎;全红婵也长期受脚踝韧带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手腕软骨磨损等伤病困扰,身体发育期的身高体重变化还影响着动作稳定性。
如果陈芋汐真的靠家庭的话,又何必选择一个如此吃苦的训练项目呢?
两人都在为国争光,得到的褒奖与评价却不尽相同。
04
下沉市场的评论区里充满着对陈芋汐的不满与诽谤。
当流量成为新的竞技指标,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已经被喧嚣的舆论淹没。
2025年世锦赛前,全红婵因伤病和身体发育需要调养未能参赛,陈芋汐独自承担起三个项目的比赛任务。
可是大众对此并无感激,有的只是对陈芋汐本人的不满,以及对她更多的造谣。
这些造谣和盲目选择相信谣言的网友们什么时候才能变得理智一些呢?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需要的,是观众真诚的掌声,而非无意义的骂战。
图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