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敢相信吗?未来,每个人年轻时存一管血,等需要的时候,就能用它培育出“备用器官”。
这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构想。
乍一看到营养液中的生物,很容易联想到一颗白色卤蛋,或是一颗果冻?
![]()
但其实,这是一颗“人类心脏”。直径超1厘米,拥有完整的心房、心室和血管网络,正在规律跳动。这是上海能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山生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能山生物是一家年轻的公司,2024年11月才在上海成立,却凭借这项技术展现出凶猛的研发势头。公司聚焦于“类器官与外泌体(Exosome)”的标准化生产与转化应用,业务覆盖医药,功能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三大板块。依托核心的类器官分化技术和标准化外泌体生产平台,已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的产业化应用。
这一颗小小的“心脏”,真的会颠覆以往的医学格局?
01
运用iPSC“返老还童”
创造世界最大心脏类器官
能山生物培育的这颗“心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发分化、一体成型的“心脏类器官”。
这颗“心脏”,藏着能山生物的两个关键进展。首先是心脏类器官的尺寸首次从微米级别突破到了厘米级别,使得体外器官制造成为了可能。其次是能山生物开发出了特殊营养液,取代昂贵的血清,类器官的培养成本大幅降低。
![]()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从微米到厘米,从零散的细胞到完整的“小器官”,从只有实验室能负担的高价到未来普通人也能用得起的平价——能山生物的突破,实实在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先说说吃药这件事。大家都知道,现在吃的很多新药,研发时得先在小白鼠、猴子身上试。可动物和人有区别,有时候在动物身上效果好的药,在人身上可能没效果。但如果直接人体试验,又存在风险和伦理争议。
而能山生物这颗厘米大的“心脏”和人真实的心脏功能几乎一模一样。新药研发时先在它身上“试药”,能不能用、有没有副作用,一眼就能看明白。这样一来,新药能更快走到患者面前,价格也能降下来。
再说说让人揪心的器官移植。现在很多病人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合适的捐献器官,可匹配成功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即使匹配成功,术后还可能出现排异反应,一辈子担惊受怕。而依托能山生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未来需要任何“备用器官”都有希望通过血液培育。病人还将摆脱供体依赖、排异风险。很多不治之症,都迎来治愈可能。
支撑这一切的核心技术,正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理解了这个陌生的词汇,就能明白为什么能山生物做到了“世界最大”。
我们从最基础的生物知识说起。
人体细胞主要分两种:体细胞和干细胞。
体细胞就像“成熟的职业人士”,各司其职、功能固定。比如皮肤细胞负责保护身体;肌肉细胞负责收缩发力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体细胞是固定职能,皮肤细胞没办法做神经细胞的事,反之也是一样。
干细胞则像“还在上学的学生”,潜力无限。它们最大的本事是“变身”——能根据身体需要,分化成各种有特定功能的体细胞。
能山生物用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就属于分化能力最强的多功能干细胞。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返老还童”:通过基因编程技术,把体细胞(血液细胞、皮肤细胞等)重新改造成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多能性细胞。相当于让退休的“职业人士”变回能选任何工作的“学生”,既能无限复制自己,又能分化成心脏、脑、肝脏等各种细胞。
能山生物首席科学家齐震博士表示,理论上,只要有你年轻时存的一管血,将来需要的时候,就能在实验室里培育出“备用器官”。
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优势还不止于此。
02
发掘“外泌体”掘金点
布局三大领域
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为起点,通过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培养体系,能山生物不仅能规模化培育心脏,还能培育脑、皮肤、肝脏等多种类器官,再从中提取其自然分泌的活性物质——外泌体。
![]()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外泌体,细胞自然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天然的归巢性、低免疫原性和跨生理屏障能力。这些特性使其能够精准传递修复信号,调节细胞功能。更关键的是,这种“无细胞治疗”模式,规避了两大风险:活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以及细胞异常增殖的肿瘤风险。
基于外泌体的特性,能山生物可以布局三大应用场景。
在再生医学领域,外泌体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将其携带的神经修复因子等活性成分靶向递送至病变部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在药物研发领域,外泌体作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工具,能为药企提供更精准的靶点验证和药效评价服务,进而让好药、平价药惠及大众。
在功能性消费品领域,外泌体具有天然的修复和抗炎特性,可作为高效活性成分添加到高端护肤品和保健品中,进一步贴近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至此,能山生物构建了一个极其聪明的战略:从iPSC到类器官再到外泌体平台,向制药、服务、消费三大领域延伸。
第一大领域聚焦于制药纵线。能山生物的类器官与外泌体技术针对帕金森、渐冻症、自闭症、心衰等难治性疾病,赋能持续研发创新药。这一领域虽然研发周期长,但却能给广大的难治和无药可救的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再说服务纵线。能山生物通过为药企提供类器官药效测试、靶点验证服务,为药企提供高保真的药效评估结果。
最后是贴近大众的消费纵线。能山生物可以将外泌体应用于功能食品、化妆品。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含有外泌体的面霜、饮品感受到前沿技术的价值。
这个布局既扎根基础研究,又紧盯市场需求,让前沿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艺术品”。广阔的市场大门,正向能山生物打开。
03
扎根上海
冲刺万亿市场
从全球市场到上海本土布局,能山生物的崛起,正踩准了类器官与外泌体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在药物研发领域,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71万亿美元,类器官凭“精准模拟人体”特性,有望抢占超千亿元市场。
再生医学领域,我国每年约30万末期器官衰竭患者需移植,供需比仅为1:30。若自体类器官移植成熟,能山生物将冲刺百亿市场;此外,外泌体治疗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250亿元。
消费健康领域,全球医美与功能性食品市场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含外泌体的产品溢价显著,能山生物的低成本量产能力将助力其快速占领中高端市场。
能山生物扎根上海,绝非偶然。这座城市的生物医药生态,为其搭建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桥梁。能山生物入驻的园区,是由上海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高能级产业平台——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落户,更是一次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
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载体,临港联合公司隶属于实力雄厚的临港集团,是其上市板块“上海临港(600848)”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这一深厚的国资背景与资本平台,临港联合公司为能山生物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产业资源支持,也意味着企业从起步就融入国家级的产业生态中。
临港联合公司下属园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近150家,覆盖细胞与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及合成生物等多个前沿领域,形成了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此外,园区还提供包括检验检测、动物实验、CRO、CDMO等在内的多项专业服务资源。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园区持续赋能像能山生物这样的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并吸引更多行业领军企业聚集于此——能山生物正身处这样一个汇聚技术、资本与人才的顶级生态圈中。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更让这片土壤充满活力。上海对“细胞与基因治疗”“类器官”等前沿领域的扶持清晰有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临床转化绿色通道、张江人才落户专项,为技术迭代扫清障碍;2016至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累计投融资金额超3100亿元、事件超1800起,稳居全国前列。能山生物“技术+场景”的闭环模式,自然成为资本眼中的“潜力股”。
上海这颗“生物人工心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类器官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站在这片沃土上,能山生物正计划借势加速:一方面聚焦类器官相关技术服务,推进现有研发管线落地;另一方面,计划推出首款食品类产品,布局更多消费端产品,以技术赋能多场景需求。
市场广阔,大有可为。以最大心脏类器官为起点,能山生物蓄力成为改写全球生物医药格局的中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