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故事
村前村不仅拥有600多年的历史,近百年来更是先后走出了胡壹修、胡雨人、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胡彬夏等数十位近现代知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对无锡地区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摇篮”和“华夏科教文化第一村”。
目前,天上村前项目已经入选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之一和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从无锡运河畔出发,沿着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我们一起走进“书香故里”天上村前。
在村前村西浜两端及村前与旺房村相邻的地方,分别有三座名头十足的石板桥,它们名义上是桥,而实则上只是用一块石条横跨于水沟上,方便行人而已。尽管此三“桥”样貌简约,却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明朝后期,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皇城。1644年9月,起义队伍攻破北京(历史上称闯王进京),当时崇祯皇帝见国运已衰,回天无力,仓皇经皇宫后门神武门逃离至煤山(今称景山),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
大明朝的瞬间灭亡,致使全国上下失控,天下大乱。当时,村前予石里有人在京为官,负责朝廷军需。崇祯吊死煤山之时,正值押运一大批军需银两于途中,当得知朝廷已亡,不知将此军饷运交何处,情急生智,即下令将这批饷银押送到老家村前予石里保管。
后来,政局逐渐平定,皇室追查这批军饷,顺藤摸瓜,追到村前,得此消息,予石里急召地方乡绅合谋对策,待京官一到,设宴招待,席上热情非常连连劝酒,酒过几巡,早已神智模糊,不辨南北。当谈起饷银之事,俱说“确有此事,但并非中饱私囊而是造福公益,用于建造周边三座大桥,况且规模之大、无可比拟,不管何等官船,过桥之时,不用下桅落篷,所耗银两,光非饷银,远远不够,不足部分都由地方贴补”。
饭后,邀请京官实地踏看,无奈京官醉意蒙眬又听说路途遥远,表示不去查看了,村人大喜,又受了重礼,回京复命。从此,一桩公案,了结无痕,皆大欢喜。
其实,所谓三座大桥,子虚乌有。实则是在水沟之上搁一石条而已。其中两座搁于西浜二条水沟之上,分别称为金龙桥、银龙桥,还有一条搁于村前及旺房交界处水沟之上,称为青龙桥。
据村中老人推测,此“传说”并非子虚乌有,惠山胡氏宗祠的建造年份与这段历史相符,建造之资也许正是来源于这笔“巨额军饷”。
内容转自:《村前故事》符志刚主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