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军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曾经在1938年的时候指挥着多达7万5千人的部队,手里的兵力甚至比八路军初期的主力师还多,却在授衔的时候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这位将领就是宋时轮,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看看这位传奇将领的军事生涯吧。
1907年,宋时轮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他曾就读于醴陵县立中学,1923年冬在长沙入军阀吴佩孚的军官教导团学习。1926年,宋时轮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时轮不幸被捕入狱,1929年出狱后,他到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萍乡边界地区组建游击队,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
1930年起,宋时轮先后担任湘东南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等多个重要职务,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这段时间里,宋时轮的革命道路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因受错误指责被开除党籍,但就算这样,他也还是坚持着走完了长征。
1935年冬,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宋时轮被任命为红十五军团作战科科长,当时他的党籍还没有恢复,但毛主席的一番话让他放下了心中的不安,毛主席说:“用人之长是组织的决定,恢复你的党籍也是组织的事情,你就服从组织的安排,愉快地到军团报到工作去吧。”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宋时轮担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率部进军雁门关以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
1938年,毛主席提出了雾灵山计划,决定派遣邓华挺进冀东,开辟平西地区,并以百花山为中心设立平西抗日根据地。之后,中央又派遣宋时轮带着1500人向邓华靠拢,双方会师后,八路军第四纵队成立,宋时轮任司令,邓华担任政委。
当时,冀东地区的革命形势高涨,冀东暴动即将展开。1938年7月,冀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抗日武装起义,短短几天内就席卷了几十个个县,参加人数更是高达几十万,其中组成了7万余人的抗日武装。
中央急令宋时轮率领八路军第四纵队前往冀东支援暴动,8月中旬,4纵与冀东抗日联军在铁厂镇胜利会师,这7万多人的抗联武装全部归宋时轮和邓华领导。加上宋时轮原本指挥的第四纵队5000多人,他手中的兵力一下子达到了十分惊人的规模。
但是好景不长。1938年,日军开始调集重兵对冀东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由于起义队伍组建仓促,缺乏巩固的政治工作和组织训练,在日军强大攻势下遭受严重损失。中共中央考虑到冀东形势严峻,命令宋时轮、邓华率部向平西转移。
在西撤过程中,由于过于严重估计形势,宋时轮带队西撤。结果,冀东抗日联军遭到日伪军的围追堵截,人员大部失散,损失惨重,最后整个起义队伍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
1939年1月,八路军第四纵队番号被撤销,以四纵为主组建了冀热察挺进军,由萧克任司令员,宋时轮则被调任其他职务,于1940年到延安,入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又调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开始后,宋时轮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他担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众多重大战役。
在孟良崮战役中,宋时轮指挥第十纵队拖住了国民党第五军和整编84师,为华野歼灭整编七十四师创造了条件。在豫东战役中,他指挥所部先在上蔡重创国民党军整编第11师,之后又在杞县东南桃林岗顽强阻击五昼夜,重创国民党军整编第5军。
在济南战役中,他指挥华野西集团,运用炮火、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战术,与东集团一起全歼守敌10万余人,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兵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先例。
到解放战争后期,1949年,宋时轮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九兵团兼淞沪警备区,宋时轮任警备区司令员。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宋时轮奉命率第9兵团入朝作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宋时轮先后参与指挥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尤其在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他指挥第九兵团在零下几十度的极端环境中,重创美军王牌骑兵1师,更是一举消灭了美军第7师31团,开创了全歼美军建制团的范例。
这也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说这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但是,长津湖之战也给宋时轮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由于冬装等给养供应不上,第9兵团遭受了十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其中第27军80师242团第5连,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信员之外,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1952年,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至鸭绿江边,宋时轮下车后朝着长津湖方向伫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牺牲战士的愧疚之情。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许多人对他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感到疑惑,毕竟他曾统兵七万五千,战功赫赫。
不过,实际上军衔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考虑因素包括各个革命时期的职务、功绩、资历以及所在部队代表性等。宋时轮虽然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色,但冀东暴动最终未能成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部队损失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评衔。
同时,大将中也有许多战功卓著、资历深厚的将领,在综合评定上,宋时轮与他们比起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授衔后,宋时轮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1957年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此后长期在军事科学院担任重要职务,并于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1991年9月17日,宋时轮在上海病逝,终年84岁。其实,军衔的大小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了祖国做出的贡献将会永远流传,他的精神也将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