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憎水型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材料的基层处理需满足结构稳固、清洁干燥、坡度精准、界面强化等标准,以确保找坡层与基层粘结牢固、排水顺畅且耐久性良好。以下是具体处理标准及操作要点:
一、基层结构稳固性要求
- 强度与平整度
- 混凝土基层:抗压强度需≥C15,表面平整度偏差≤5mm/2m(用2m靠尺检查)。若存在蜂窝、麻面或裂缝,需用1:2.5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 砌体基层:砖砌体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需提前28天完成施工,砂浆强度达设计值75%以上,表面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厚度≥15mm。
- 轻质隔墙基层:若基层为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需在龙骨间距≤400mm处增设横向加固龙骨,并满铺耐碱玻纤网格布(规格≥160g/m²)增强抗裂性。
- 坡度预控
- 设计坡度:根据排水需求确定找坡层坡度(通常为0.5%-2%),并在基层上弹出坡度控制线,标记最高点、最低点及变坡点。
- 标高块设置:沿排水方向每2m设置水泥砂浆标高块(尺寸50mm×50mm×设计厚度),用激光水平仪校准,确保坡度误差≤±3mm。
二、基层清洁与干燥标准
- 表面清理
- 油污处理:用钢丝刷或砂纸清除基层表面油污、浮浆,若油污渗透较深,需涂刷界面处理剂(如混凝土界面剂)封闭毛孔。
- 灰尘清除:采用高压空气吹扫或工业吸尘器清理基层灰尘,确保无浮尘、松散颗粒。
- 脱模剂残留:若基层为模板混凝土,需用10%盐酸溶液中和脱模剂,再用清水冲洗至中性。
- 含水率控制
- 混凝土基层:含水率≤8%(用电阻湿度仪检测),若超标需自然干燥或加热烘干(温度≤60℃)。
- 砌体基层:含水率≤10%,雨季施工时需覆盖防雨布,避免雨水浸湿。
- 轻质隔墙基层:含水率≤12%,且需提前7天完成基层施工,确保水分充分挥发。
三、界面处理与增强措施
- 界面剂涂刷
- 混凝土基层:涂刷专用混凝土界面剂(如乳液型界面剂),用量≥0.2kg/m²,涂刷后静置1-2小时至表面发黏。
- 砌体基层:采用1:1水泥砂浆(内掺建筑胶)甩毛处理,形成粗糙界面,增强粘结力。
- 轻质隔墙基层:满铺耐碱玻纤网格布,网格布搭接宽度≥100mm,用水泥钉固定后涂刷界面剂。
- 防水层保护
- 若基层已做防水:需在防水层上做保护层(如20mm厚1:3水泥砂浆),避免找坡层施工时破坏防水层。
- 防水层验收:施工前进行24小时闭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再进行找坡层施工。
四、特殊部位处理标准
- 管根、地漏周边
- 密封处理:用防水砂浆(1:2.5水泥砂浆内掺3%防水粉)将管根、地漏周边抹成圆弧形(半径≥50mm),表面光滑无裂缝。
- 附加层增强:在管根、地漏周边200mm范围内铺设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网格布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
- 阴阳角处理
- 圆弧过渡:阴阳角用水泥砂浆抹成圆弧形(半径≥50mm),避免直角导致找坡层开裂。
- 加强带设置:在阴阳角两侧200mm范围内增设一道耐碱玻纤网格布,网格布与基层粘结牢固,无褶皱。
- 变形缝处理
- 填充材料:变形缝内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密度≥18kg/m³),上部用密封膏(如硅酮密封胶)封严。
- 盖板安装:变形缝表面安装铝合金或不锈钢盖板,盖板与基层固定牢固,无松动。
五、质量验收标准
- 主控项目
- 基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无空鼓、裂缝。
- 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向正确,排水顺畅。
- 粘结强度:找坡层与基层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
- 一般项目
- 表面平整度:偏差≤5mm/2m(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阴阳角方正:偏差≤4mm(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 管根、地漏周边密封:无渗漏,密封严密。
六、施工注意事项
- 环境条件:施工环境温度≥5℃,湿度≤85%,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
- 交叉作业:若与其他工序交叉施工,需对已处理基层进行覆盖保护,避免污染或破坏。
- 成品保护:找坡层施工完成后,需覆盖塑料薄膜或彩条布,防止雨水冲刷或人员踩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