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因其广泛的适用性、低成本运行、环保性能、稳定性和安装便捷性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对于初次接触这一设备的人来说,却不知道空气源热泵为何会“闹脾气”?那今天咱就先来聊聊空气源热泵结霜化霜的那些典型故障。这些毛病看似复杂,拆解明白后其实有迹可循!
![]()
一、有霜不除
很多用户发现,空气源热泵的室外换热器已经结满霜,但设备却迟迟不进入除霜流程。这种情况会导致制热量大幅下降,能效比(COP)降低,甚至引发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触发保护机制。其原因可能包括四通阀故障、感温探头位置不当、冷媒分配不均或冷媒不足等。例如,空气源热泵如果冷媒不足,蒸发温度过低,结霜速度加快,而除霜周期未调整,就会导致“有霜不除”。
二、无霜误除
另一种常见现象是空气源热泵在没有结霜的情况下周期性进入除霜模式,尤其是在华北、西北等低温低湿地区尤为普遍。这不仅浪费能量,还影响供暖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除霜逻辑过于简单,仅依赖温度+时间判断。
三、除霜不净或时间过长
有些空气源热泵虽然可以进入并退出除霜模式,但翅片上仍有残留霜层,形成“结霜累积”,影响后续运行。此外,若除霜时间超过8分钟甚至更久,则可能引发压缩机高压保护跳脱。原因包括冷媒不足、换热器表面热能被强风迅速带走、水温过低导致高压建立缓慢等。因此,空气源热泵在除霜过程中,必须确保热量充足、冷媒循环稳定。
四、系统性问题
除了上述三种典型问题外,空气源热泵在除霜切换和运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系统性故障。比如,压缩机在除霜启动时出现回油不畅、油喷问题,或者管路因压力突变产生振动与噪音。此外,水侧换热器结冰甚至冻裂也是常见隐患,尤其是采用板式换热器的空气源热泵,因流量不足或流道堵塞易引发此类问题。
![]()
空气源热泵的结霜与化霜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参数的优化。定期清洁翅片、确保冷媒量充足、合理设置除霜逻辑、选用高质量感温探头等措施,都能有效提升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稳定性与能效表现,小松鼠空气能除霜时间不超过5分钟,让空气源热泵在寒冬中持续为我们带来温暖与舒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