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占豪
这不是某个小国的外交抗议,而是192个成员国组成的联合国专门机构面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遭遇的集体反噬。当特朗普政府以为挥舞关税大棒就能迫使各国屈服时,却忘了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精密网络,断人财路终将断己生路。如今,美国港口集装箱进口量连续两个月下滑,6月同比跌幅达7.9%,创2020年以来最差二季度表现;华尔街将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60%;就连普通美国消费者都在抱怨,一件中国产 T 恤的价格因关税近乎翻倍。这场由白宫精心策划的 "贸易保卫战",正在演变成一场全方位的 "美国困局"。
据悉,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敦豪分拣中心,原本堆满待发美国包裹的传送带首次出现大面积空置。公司发言人无奈表示:"由于美国海关既未明确缴税流程,也未提供清关指引,我们无法保证包裹能顺利送达,暂停服务是唯一选择。"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伦敦的皇家邮政仓库、巴黎的法国邮政枢纽,甚至远在里加的拉脱维亚邮政网点。
这种集体行动绝非偶然。对于依赖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而言,800美元免税额度是维持利润的生命线。中国义乌的一位饰品出口商算了笔账:"以前寄往美国的小额包裹能省下15%-20%的税费,现在全额缴税加上清关成本,利润空间被完全挤压。与其亏本做生意,不如暂时放弃美国市场。" 而在美国本土,洛杉矶的一位亚马逊第三方卖家更显焦虑:"我的库存90%来自中国,现在包裹进不来,店铺评分直线下降,再不解决就要关店了。"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旨在"保护美国企业"的政策,首先伤害的却是美国消费者。根据Omnisend平台调查,23%的美国网购者首选Temu,18.3%青睐Shein,仅这两家中国电商就占据近42% 的市场份额。当这些平台的低价商品因关税大幅涨价时,美国通胀压力再次加剧。路透社记者采访的一位得克萨斯州家庭主妇坦言:"我给孩子买的中国产运动鞋,以前30美元,现在加上关税要58美元,相当于我半天的工资。"
尴尬的一幕正在上演
为了应对特朗普暂停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万国邮联国际局总局长目时正彦表示,万国邮联快速开发一项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期帮助成员国邮政运营商恢复对美包裹寄递服务。据其官网介绍,自9月5日起,成员国的邮政运营商可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访问一个到岸成本计算器,并将其嵌入零售和柜台系统中。这一方案使邮政运营商能够在寄件地帮助客户计算并支付寄美包裹所需的关税。
据悉,这项技术整个过程比以前只多5分钟,但能确保包裹顺利清关。客户填写寄件信息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关税金额,付款后生成电子税单,美国海关可实时查询。
一旦这项技术成功,其意义远超物流、清关层面。其本质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温和制衡。该技术既没有违反美国的关税政策,又通过标准化流程消除了各国邮政的操作疑虑。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多边合作机制的韧性。
历史总是充满巧合。四年前,特朗普政府曾威胁退出万国邮联,理由是 "终端费" 制度对美国不公平。当时美国声称,发展中国家享受的低费率让美国邮政损失数十亿美元。如今看来,那场闹剧不过是今日政策的预演。只是这一次,美国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费率争议,而是全球邮政网络的集体抵制。
说在最后,从法国邮政暂停商业包裹寄递,到德国敦豪限制私人包裹,再到英国皇家邮政加收手续费,88家邮政运营商的集体行动,本质上是市场对政策风险的自然规避。这些国家并非要与美国对抗,而是无法承受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正如意大利邮政发言人所说:"我们不是在惩罚美国,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客户。如果包裹可能被退回或延误,我们没有理由接受寄件。"
![]()
玩火者终将自焚。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在消耗美国的国家信誉,侵蚀美国的经济基础,背离美国民众的根本利益。当美国消费者为涨价的商品买单,当美国工人面临失业风险,当美国港口堆满空置的集装箱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遥远的幻梦。
或许,这场"包裹危机"会成为一个转折点。它让世界看清,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多边合作才是正道。毕竟,历史早已证明:谁试图孤立世界,谁就会被世界孤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